大别山牧羊女刘锦秀:愿做扶贫“领头羊”
刘锦秀在放羊。(资料照片)
“我是大别山牧羊女,这辈子就想着干成一件事儿:养好羊、卖好羊,带着乡亲们一天天把日子变得不一样。”从2003年8月份,刘锦秀返乡创业,组建合作社、带领乡民养殖黑山羊,到如今已经带领大别山7700多户养殖户脱贫致富。大别山“牧羊女”,变成精准扶贫的“领头羊”。
1993年春节后,因为家境贫寒,年仅13岁的刘锦秀揣着母亲的身份证和50元钱,踏上了外出打工路。
刘锦秀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缫丝厂做女工。从小生活艰苦的刘锦秀不怕苦,却怕被人瞧不起,她立志要摆脱贫困,要过一种不一样的人生。
她抓紧一切时间读书学习,练习普通话。通过自学,她取得大学文凭。在她离开那家工厂时,已经成为老板倚重的中层管理人员。
辞去工厂的工作后,刘锦秀开始自主创业。开小饭馆、服装店,做物流公司……通过艰苦打拼,到2003年她已经事业上小有成就。
“在城市,房子有了,车子有了,孩子也有了,但我总觉得似乎还缺少点儿什么?可一回到罗田老家,踩着泥巴路,听到牛羊叫,到垸前屋后转一转,闻着炊烟味,身心就释然了。我才发现,无论离家多远、多久,我的心和我的根永远在这片山里。”刘锦秀感慨道。
经过市场调查,刘锦秀发现大别山区林间草场资源丰富,很适合养羊。她决定返乡创业,带领乡亲们一起养黑山羊脱贫。
万事开头难。由于不懂技术,选种不当,前两年一直在赔钱。慢慢地刘锦秀学会了给羊打针喂药接生,学会了科学改造羊圈,学会了选种育种,还初步建立了销售渠道,养殖渐渐有了起色。第三年,刘锦秀挣到了第一笔钱,她看到了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曙光。
刘锦秀的成功点燃了乡亲们的热情,她成立黑山羊养殖合作社后,四邻八舍的乡亲们都跟着她干起来。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刘锦秀与2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了养羊帮扶关系。
贫困户张艳华两口子返乡创业也养起了羊,因为缺技术少经验,跟刘锦秀当初一样并不成功。听说了他的事后,刘锦秀主动上门传送养羊经,送优良品种。在刘锦秀的帮助下,张艳华的养殖业渐渐走上正轨,成为合作社成员,并很快带起了9户贫困户。2016年张艳华养羊收入达18万元,不仅脱了贫还致了富。
作为合作社的“领头羊”,为了优化品种,刘锦秀跑遍了多个省市,引进了南江黄羊和波尔山公羊,与大别山黑山羊母本杂交,在不改变黑山羊肉质的情况下,提高了黑山羊的成长速度和个头。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得益彰,在精准扶贫大决战中,她推广林下种草养羊模式。通过实施天然草地改良、板栗林下种草养羊和稻田种草示范,带动养羊户种草2万多亩,不仅解决了养羊户青饲料四季均衡供应,保证黑山羊四季均衡增膘,还为大别山近百万亩板栗林开辟了一条种草养畜立体开发的新途径。
为了解决销售难问题,2011年,刘锦秀注册成立了湖北名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了年屠宰加工30万只肉羊的现代化肉类食品加工项目;为了让黑山羊走出大山,刘锦秀注册了“薄金寨”“三里美”羊肉商标,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如今,名羊公司暨合作社联系带动大别山区山羊养殖户7700多家,形成了以罗田为核心跨县域连片发展的大别山肉羊商品生产基地。社员户年出栏肉羊15万只,总产值近亿元。
随着大别山黑山羊系列产品远销大江南北,罗田山沟沟里的“牧羊女”带领农民靠养羊脱贫奔小康的故事渐渐传播开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刘锦秀头顶光环。
当全国脱贫攻坚战斗号角吹响时,刘锦秀决心全力以赴参与罗田精准扶贫。
在市县政府的支持下,刘锦秀参与“政府主导、金融支撑、保险保障、企业服务、农民养羊”的“五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主动承担市场主体的责任,成为政府抓黑山羊产业脱贫的依托,成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依靠,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全程技术和回收等10项服务。一大批贫困户跟着刘锦秀养羊走上脱贫致富路。
刘锦秀还瞄准高端消费市场,创新开展“消费扶贫”活动,为贫困户卖好羊。2016年起,刘锦秀在北京、武汉建立了羊肉直销办事处,几百家餐饮企业认购贫困户的黑山羊,几十家大企业食堂采购名羊公司的产品,以此助推产业发展,助力贫困户精准脱贫。
如今“五位一体”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已被全国推广,“消费扶贫”活动如火如荼展开。刘锦秀说这是“万里长征只走了一步”。
“这条养羊路走了15年,对我个人来讲,我的梦想才刚刚开始起航。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关键的攻坚拔寨期,作为一个产业的带头人,更多的是压力伴着动力,需要务实地走好每一步,带动更多的父老乡亲唱响脱贫致富‘牧羊曲’。”刘锦秀面朝青翠大山说。(经济日报 记者 郑明桥 柳洁)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