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风采录】李锁:“大家都能富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
【退役军人风采录】
光明日报记者 刘小兵
提起天津市蓟州区的毛家峪长寿旅游度假村,京津冀的不少旅游爱好者都很熟悉,那里山环水绕、空气清新、风景秀美。但10多年前,毛家峪村还是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沟,“种粮靠天收,吃粮靠救济,鸟不落山窝,人往山外走”是那时的真实写照。如今的毛家峪村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村,这样令人赞叹的变化背后,离不开现任毛家峪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退役军人李锁带领村民付出的无数心血和汗水。
李锁是土生土长的毛家峪村人,在他的记忆中衣服是大人穿破了补补给孩子穿,大孩子穿完了给小孩子穿,他家曾是村里最穷的一户人家。李锁一直梦想有朝一日能够走出大山,摆脱贫困。高中毕业后,李锁如愿走出大山,穿上了绿军装。1986年李锁退伍后回到了毛家峪村,家乡依然如故的穷困面貌,让李锁暗下决心:先从自我做起,尽快改变家庭的困境。1989年,李锁借了10万元钱,建了一家瓶盖厂。到1996年年底,李锁组建跃华瓶盖集团,拥有下属企业20多个、员工500多人、固定资产300多万元,成为一名颇具实力的农民企业家。
“李锁能干,让他带着大伙儿一块儿干,说不定能为我们村闯出一条路。”2000年11月,在全村党员群众的一致推举下,李锁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第一次全体村民大会上,李锁郑重承诺:“我李锁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能富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如果3年不能让大伙儿都富起来,我自动辞职。”
要想富,先修路。为了筹集修路资金,李锁带头捐款5万元,乡亲们也纷纷捐款,终于凑足了资金。为了尽快将道路修通,李锁急活抢在前,累活冲在先。他带领村民仅用了40多天,一条光滑平整的柏油路就从每户人家的门口修到了山外,圆了全村几代人的梦。李锁又筹集资金改造了村里的自来水管道,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随后,又整修了村里的街道,安装了路灯,全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修路、改水、整街这3件事,让乡亲们看到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致富的门路在哪里?李锁为此吃不香、睡不着。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李锁发现,毛家峪自然风光秀美、森林覆盖率高,俨然一处天然氧吧。而且,村里人大都长寿。何不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发展山村旅游呢?于是,李锁请来了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决定在“长寿”二字上做文章,开发建设“毛家峪长寿旅游度假村”。2002年春,李锁推倒自家老房,投资50多万元,盖起了二层别墅,进行了高级装修,建起了第一家标准较高的农家旅店。同时,动员党员、干部和群众,利用自家庭院,开办家庭旅店。大部分农户没有资金,李锁就为他们担保贷款。“赚钱了,算大伙儿的;亏了,算我的!”很快,村里陆续建起了12家农家旅店。李锁深知,发展旅游必须依托优美的景区才能可持续发展。然而,景区开发需要大量资金,他把自己的房产、有价证券全部拿来担保,贷款2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景区建设,并向全村保证,如果失败不用集体背一分钱的债务。
为了把“毛家峪长寿旅游度假村”推广出去,李锁驾车奔波于京津两地,大大小小的旅行社他都跑遍了。除了联系客源,李锁还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农家旅店,并建立了相关的网站。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一向沉寂的小山村热闹起来,城里人源源不断地涌进村来,住农家院、吃农家饭、买山货、摘山果,昔日小山村变成了“快乐大本营”。
这些年来,李锁带领毛家峪村制订了“以长寿为主题、科技作支撑、院校为依托、旅游为支柱、组织作保障、大家共同富裕为目的”的发展思路,先后投资8000万元,修建了元古奇石林、情人谷、青龙湖等景区景点。2005年,毛家峪村与天津永泰红磡集团合作,成立了天津毛家峪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进行山地体育运动公园和生态塘污水处理场等项目建设,在全区率先实现生活污水零排放。全村日住宿接待能力达到5000人。粗略统计,2018年全村共接待中外游客50万人次,村民人均纯收入8万元,旅游综合收入上亿元。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