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热议湖南湘西州精准扶贫实践:“精准”方略确保攻坚成效
2013年11月3日,黄金城赌城娱乐: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论述。自此以后,湘西州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发生了可喜的变化。2014年至2018年,湘西州累计减贫55.43万人,贫困村退出874个,贫困发生率由31.93%下降到4.39%。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湘西州的精准扶贫实践也成了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湘西州选派了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并且会讲苗语的干部,组建了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长年驻村开展工作,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工作。”全国人大代表、湘西州州长龙晓华说,2017年2月,十八洞村136户53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8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12128元。这一变化的背后,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不仅是十八洞村,整个湘西州形成了全州上下齐心干、社会各界同参与的攻坚大格局。龙晓华代表介绍,湘西州连续出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文件,全面压紧压实州、县、乡、村四级党组织的责任。截至2018年底,全州组建扶贫工作队1751个,选派5995名干部,实现对1110个贫困村和641个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社区)“一村一队”全覆盖,全州6万余名党员干部与16万余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富不富,关键看党支部。党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全国人大代表、湘西州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党总支书记龙献文告诉经济日报-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记者,在湘西州的脱贫攻坚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层党员干部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也传递给了广大群众,让湘西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湘西州坚持把产业作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稳定脱贫的重要举措。龙晓华代表说,湘西州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形成了柑橘、茶叶、烟叶、猕猴桃、蔬菜、油茶、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8大特色农业产业,50.88万贫困人口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发展产业带动76.8%的贫困人口脱贫。
农业要实现高收益,助推脱贫工作,离不开农业科技。2014年8月,十八洞村全体村民、十八洞村村委会、花垣县苗汉子野生蔬菜开发专业合作社合股成立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十八洞村猕猴桃产业园。猕猴桃产业园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为技术依托,选择“金梅”和“东红”两大优质猕猴桃品种,每斤市场售价达十几元。全国人大代表、湘西州柑橘科学研究所所长彭际淼说:“十八洞村猕猴桃产业园的发展,是科技助推脱贫的最好证明。以前,湘西也种猕猴桃,但是每斤售价只有1元多,农民的积极性也不高。引入新品种和种植方法后,产出的农产品市场议价能力强,增收效果十分显著。近年来,政府对农业科技研发给予了很多支持,成效明显。我们也在努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扶贫成果。”
在建立湘西州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各类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华润集团湖南区域工委书记丁小兵说,通过发展产业,帮助湘西解决就业问题,建立“造血机制”,是保证脱贫不返贫的有效手段。华润雪花啤酒在湘西州投资3亿元,建设了一个年产10万吨的啤酒厂,从税收、就业等多方面助推当地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方式。全国人大代表、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江天亮告诉记者,近年来,湘西州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社会各界对湘西教育的帮助也很多。
“以我们学校为例,招生规模和教育资源近年来都有明显提升。除了直接捐助,一些企业通过和我们进行校企合作,解决了很多毕业生的就业。我们学校一多半学生来自于山区贫困家庭,他们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掌握职业技能,走上了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获得不错的收入,这样一个人就带动了整个家庭脱贫。”江天亮代表说。(经济日报-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记者 袁 勇)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