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物,不需要过度娱乐化
文物是民族文化肌体的一部分,文物当然要“活”起来,走出深锁的“围墙”,但是,历史文物过度娱乐化的现象,当引起警惕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黄金赌城娱乐国家博物院馆长王春法,说到博物馆的娱乐化倾向的问题,指出博物馆的文物除电视娱乐化途径外,实现文物的“活化”还可以有多种方式。
博物馆文物展出,从库房移出展览,借助科学技术让观众从多角度近距离欣赏,举行全国性、世界性的巡展等,这些都是实现文物“活化”的方式。但是,目前,在博物馆行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一,在文物展出的结构方面,传统文化的展览多,有关革命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的内容较少,显得“厚古薄今”;其二,在文物研究上浅尝辄止,面对丰厚的文物资源,缺乏深入扎实的学术研究和富有思想性、启示性的学术观点;其三,传播上“耍宝卖萌”“文物戏精大会”之类的短视频越来越多,“翩翩起舞”的文物误导公众对文物内涵的认知;其四,文物收藏观功利化,重视文物的经济价值,而轻视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及时代价值。种种现象中,新近一段时间出现的问题,当属有的电视节目过分地将博物馆娱乐化,这是对社会价值观的一种扭曲和误导。
对博物馆“娱乐化”“文物娱乐化”倾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政协委员都提出了批评。如今的一些博物馆对文物的传播和呈现,只是简单地把文物通过纯粹娱乐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减损了文物的历史厚重感。而在博物馆对文物的宣传和包装过程中,面对博物馆“娱乐化”“文物娱乐化”的倾向,博物馆的确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如今,博物馆的文化传播面临互联网技术的影响该怎么办?面对不断出新的互联网技术和创新方式,博物馆和文物单位的工作者可以顺势而为,深入研究大众比较容易接受的快捷的新方式,研究怎样借助这些新活方式更好地为博物馆的展示、教育等功能服务,创造出适合大众口味的较高品位或高品质的文物节目。
用新技术展现博物馆的丰富文化资源,我们乐见其成,也支持它们成为弘扬博物馆文化的延伸手段。不过,首先把握住正确导向,发挥其正能量的一面,遏制其低俗的一面。若是为了娱乐而娱乐,让博物馆娱乐化、文物娱乐化,那么对博物馆文化的传播是有害的。
表现博物馆文物身上的文化遗传基因,不能厚此薄彼,减损文物的历史厚重感,应坚守历史和文化的底线。无论是文艺创作者还是博物馆应该以“引导”为己任,研究怎样传播文物所记录的深邃的、丰富的内涵。博物馆通过一些陈列、展示、出版等方式,对其文物进行广泛传播,但是传播的内容应该是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历史认知、真实的科学知识、真实的文化内涵、真实的艺术知识,这是必须要守住的底线。
对文物的过度娱乐化包装不是博物馆该做的事情。如何避免将厚重深邃的文物变成娱乐化的文化符号,需要保持尊重历史的基本准则。网上有一些“陶甬活起来”“皇帝从古画中走出来”的创意,虽然迎合了大众,但是过度娱乐化文物,使大众接收了虚假信息,从而无法了解真实的文物,更谈不上获得丰富的历史认知了。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的文物被粗鄙化“打造”、滥加“改造”,这些文物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根本寻找不到历史的内涵、文化的意蕴、独特的精神,更无法带给人们历史和文化的庄重感、神圣感、厚重感甚至文物的艺术美感……
那么,文物是什么?当我们来到博物馆,面对着一件件收藏的历史文物,我们感到我们的现实与这些历史的文物开始建立起联系,文物从此成了我们的文化偶像,给予我们精神上、情感上的敬畏。文物,不仅给予我们知识的熏陶,美学的见证和艺术的美感,更让我们处在思索的氛围中,历史的感知中……
文物是凝固的历史,是人类延续的生命记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家园。文物记录着一个民族的核心记忆,承载着一种文化的基因密码。一个民族传承下来的丰富文物,是一个民族的不可割断的历史,它是一种历史教科书,让我们获得真理和经验。文物是民族文化肌体的一部分,是我们社会大众的共同记忆、公共财产,文物决定了我们的历史态度、文化态度、美学态度,更激起了我们民族的自豪感。
如今,随着故宫博物院文创走红,博物馆热,《国家宝藏》热播,催生了当下的“历史文物热”。不过,文物有它本身独特的历史特征、文化特性、美学属性、艺术品性,文物当然要“活”起来,走出深锁的“围墙”,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但是,我们不需要“娱乐化”的文物,历史文物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当引起高度警惕。(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杜 浩)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