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霞:营造中西部地区良好创新生态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单纯的产品竞争、技术竞争已逐渐演变为区域创新链及创新生态的整体竞争。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不仅要汇集各类创新要素,还需构建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以及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
就中西部地区而言,传统发展动力逐渐减弱,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推动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变以往的资源依赖为创新驱动,迫在眉睫。然而,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创新生态尚不理想,创新发展水平较为滞后,缺乏具备原创性、颠覆性、尖端性等特征的发明创造或科研成果。
具体来看,中西部地区的研发“小环境”尚不成熟,产学研用一体化程度不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较低;产业集群仍以中低端为主,创新型企业群落尚未形成,创新生态存在结构性矛盾;产业整体水平不高,不仅鲜见创新型领军企业,也缺乏数量庞大、富有活力的伴生型、服务型中小微企业以及创新平台;创新文化尚未形成,创新氛围亦不浓厚。对此,中西部地区需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的同时,强化制度等“软件”方面的保障,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为创新发展积聚动力。解决好这些问题,可考虑以建设创新型园区为抓手,在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发力:
一是推动传统产业园区转变为区域创新高地。中西部地区应以国家级高新区、重点开发区、工业园区等为依托,不断集聚人才、资金、高端研发机构等创新要素,将传统产业园区打造成区域创新高地。应规范对园区入驻企业的管理,严格对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考评,将R&D投入和科研成果转化率等指标作为准入门槛,推动园区内部企业的优胜劣汰。按照创新型园区的发展定位,加紧推进创新项目的招引、落地和建设工作。与此同时,逐步淘汰创新意识不浓、创新能力不强的企业和项目,建立健全退出机制,为园区预留出创新发展的空间。
二是推动传统企业群落转型为创新型企业群落。在产业层面,要积极培育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企业层面,要积极引进高成长性的“种子”企业;在要素层面,要更好吸引创业者、高端研发机构;等等。中西部地区需不遗余力地发现、引进和培育这些代表创新发展趋势走向、有利于推动创新的各类要素,同时持续改善创新生态。为避免同质化竞争,应按照“一区一品”或“一园一品”的模式,实施区域化、特色化、差异化重大创新工程建设,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在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产业配套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构建创新型企业梯级培育体系,逐步带动区域内传统企业群落向创新型企业群落演变。
三是推动传统研发模式转化为协同创新模式。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大势所趋,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是破解创新“孤岛”难题、推动创新要素集聚反应和耦合裂变的重要抓手。在创新型产业园区内部,要围绕产业共生和基础配套,推动资本、技术、人才、政策等创新要素互联互通,推进政府、企业、科研单位、金融机构、平台中介等创新主体协同发展,打造有利于创新的研发“小环境”;充分发挥园区内高端人才资源和技术研发的优势,搭建基于科技成果转让、技术合同交易、大型设备共享、产品配套对接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展“企业家沙龙”和各种用户体验活动,增进生产端与消费端的深度交流,打造“创意设计+产品研发+用户体验”的协同创新模式。
四是推动中西部地区重点城市形成创新创业创造“生态圈”。加快产业园区“产城综合体”建设步伐,有机组合研发大厦、一站式服务平台、垂直融合孵化器、人才寓所等服务设施,将传统产业园区打造为集研发、生产、商务、生活于一体的产城综合社区,吸引更多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在此基础上,推动中西部地区重点城市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提档升级,持续丰富城市功能内涵,注重提升城市特色和品位,构建要素集聚、功能齐备、服务完善的“创新—产业—城市”空间复合体。为创新人才提供住房、教育等优惠政策,加快构筑一流的创新创业创造“生态圈”和宜居宜业“生活圈”。此外,还需努力营造中西部地区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氛围,着力打造城市创新文化特质,加快融入全国及全球创新网络。(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山西省黄金赌城娱乐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曹海霞)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