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延安退耕还林20年 薛张流域景中映 美丽宝塔入画来

2019年09月12日 16:37   来源:经济日报-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   

  ↑在林海、云海中行走,听着鸟鸣蝉叫,犹如置身世外桃园。经济日报-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记者 徐红摄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滚滚黄河水蜿蜒向东流,咱黄土地上的好儿女哟大步向前走,一座座沙梁一道道湾,退耕还林后都把那绿衣穿。”这首信天游唱出了延安20年退耕还林生态修复给老区带来的巨变。

  8月26日一大早,记者来到位于延安城区以东30公里处的冯庄乡,站在冯庄薛张流域退耕还林示范区山顶极目远眺,眼前一片绿涛翠海,空中飘动着云雾以及落雨,似乎在加速释放着负氧离子。

  黄土高原不见黄土,更难觅风沙,可谓奇!退耕还林20年,让一座座沙梁一道道湾穿上了绿衣裳,更是奇!大家都说,延安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道路,那么请跟着记者的镜头来看看,绿水青山给薛张流域和这里的农民带来了怎样的金山银山吧。

  退耕还林政策好

  “自退耕还林以后,好!”冯庄乡李庄村62岁村民史养琦冒着小雨赶来了,他要和我们聊聊退耕还林好政策给家乡带来的巨变,说一说自家越来越好的小日子。带着浓重家乡口音的史养琦打开了话匣子,“退耕还林对环境、水土流失等各方面都有好处。原先一下暴雨,全村黄水泛滥成灾,粮食都冲跑了,水沟里全是泥水。退耕还林后,基本不发水,也没有大水了。”

  说起退耕还林的好,史养琦有些合不拢嘴。他说,现在农民收入也可以,乡政府给我们村民建了大棚,种上蔬菜,一年能挣1.5万元左右。“比那几年种地要强,种10亩玉米也才能卖几千元钱,现在种一棚菜,几分地(大棚占地面积)就能卖上万元钱。人民生活水平比那几年强,那几年光吃玉米面,现在天天吃白面馍馍、白面条。”

  史养琦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记者了解到,他家里6口人,两个大人和4个孩子,家里的15亩耕地大多都在山坡或山湾里,以种玉米、豆子、糜子等粮食作物为主。那些年,他和村里人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按传统耕作的方式种地,靠天吃饭,遇上好年景一年能有几千元收入。遇到旱灾、大雨或者洪水有可能一年颗粒无收。

  “现在不同了,退耕还林后,我把山坡和山湾里的耕地全退了,只留下川地和坝地(适宜耕作的平整土地),去年村里还帮助建了大棚,种上蔬菜。今年上半年,已经卖掉一茬西红柿,挣了1万多元,下半年还可以再卖一茬。你说党的政策好不好呢。”

  家里还喂了两头猪、几只鸡,也能挣下个几千元;还有退耕还林国家给的补助1万多元,医保1万元,算下来,一年能有个三四万元。

  史养琦说,现在家庭收入稳定,人均能达到1万元。孩子们也大了,只有大儿子留在家里帮忙种大棚蔬菜。“只要肯干,一个劳力可以干两份工。”史养琦盘算着下一步计划。

  史养琦所在的冯庄乡乡长杨树伟告诉记者,目前冯庄乡在册的绝对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像史养琦这样的建档立卡户,还有441户,人均收入都达到3800元以上。2018年,冯庄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5万元,相比退耕前人均增收8000元。“可以说,退耕还林让农民收获了增收的信心。”

  退耕还林效益大

  小流域治理,是冯庄乡生态修复治理的一种有效尝试,薛张流域就是其中之一。该流域已经成为延安市退耕还林的示范基地和精品流域。

  薛张流域总面积16.2平方公里,涉及薛家湾、张渠、马不塔、泥沟4个村组412户1432人。数据显示,自1999年冯庄乡响应党的号召,实施退耕还林以来,薛张流域累计完成退耕还林6355亩。

  退耕还林20年来,薛庄流域生态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通过综合水土治理,薛张流域实现了“三大效益”。

  一是水保效益。退耕还林前,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一遇大雨,泥水横流;退耕还林后,通过治坝、治水、治地,形成了小气候,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2.51平方公里。

  二是生态效益。退耕还林前,流域内全是荒山荒坡、满目疮痍、穷山恶水,林草覆盖率仅为18%;退耕还林后,流域内看到的是满山披绿、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林草覆盖率达90%以上。

  三是经济效益。退耕还林前,流域内的农民靠天吃饭,广种薄收,那时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仅为1900元,连糊口都不够;退耕还林后,通过建设基本农田,按照“山上苹果、山下蔬菜”的思路,流域内依托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发展苹果2000亩,现在已经挂果的有800亩,大棚蔬菜53座。流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比以前增加了1万多元。

  退耕还林20年来,冯庄收获了秀美山川,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一个“生态冯庄、美丽冯庄”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绿是黄土高原的底色。经济日报-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记者 徐红摄

  退耕还林产业兴

  “28年前,我在延安上‘窑洞大学’,每天皮鞋也不用擦,因为擦了也没用,一出门脚踩下去,皮鞋已经看不见了,都是黄土。今天我懒一点,两天不擦皮鞋,还能穿出去。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延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柯昌万表示,延安变绿了有两个明显标志:一是林草覆盖率达到81.3%,二是从20年间的卫星云图上看,延安绿线向北推了400公里,由黄色,变成浅黄,变成淡绿,变成深绿,最后变成墨绿。它的边界线就是延安7个辖区的边界线,像一枚绿色的邮票镶嵌在黄土高原上。

  作为革命圣地延安的中心城区,宝塔区自1999年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06.82万亩,基本实现了应退尽退,重点治理区已经达到水不下山、泥不出沟。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首批退耕还林示范县区。

  延安退耕还林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可以借鉴?宝塔区退耕办支部书记杨勇如数家珍,以我们宝塔区为例,坚持抓点示范、典型带动,以小流域为单元,从恢复生态植被和解决农民群众的长远生计出发,一手抓退耕还林,一手抓成果巩固。

  一是加快基本农田建设,解决农民“吃饭”问题。二是加大农村主导产业开发力度,解决农民“花钱”问题。初步形成了山上苹果、川道瓜菜、拐沟养畜、城郊三产的产业发展格局,苹果、畜牧、蔬菜、三产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这三大产业总产值达到2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退耕前的1313元增加到10856元。三是大力调整畜种结构,解决农民“放牧”问题,如发展牛、猪、鸡等便于舍饲、对植被破坏较小的畜种,有效解决了林牧矛盾。四是积极发展新型能源,解决农民“灶口”问题,保护退耕还林成果。形成了以畜养沼、以沼促果(菜)、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五是稳妥推进生态移民,从根本上解决特困户生计问题。六是加强后续产业项目实施,发展产业,致富群众,累计完成新建改造苹果园67220亩。

  宝塔区退耕还林取得的成效,是陕北延安20年来生态治理的一个缩影,是延安人民万众一心,发扬延安精神的具体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深入延安人民的心中。杨勇表示,实施退耕还林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倒山种地、广种薄收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向高效农业和二、三产业转移,对加快城镇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今,宝塔大地早已披上绿装,置身在森林城市中,仿佛在画中游。(经济日报-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记者 徐红)

(责任编辑:何欣)

延安退耕还林20年 薛张流域景中映 美丽宝塔入画来

2019-09-12 16:37 来源:经济日报-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