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注坝区产业活力
近期,遵义市绥阳县枧坝镇黄鱼社区500亩坝区蔬菜基地迎来采收季,在其中80余亩的松花菜种植区域,每天都有20名村民在田间来回忙着采摘收割、装箱运输……这里已经采收半个月销出了15万余斤。社区群众是蔬菜基地的最大受益者,他们不仅能够拿到流转金,还有务工收入。其中72岁的王礼良流转了4亩多土地,每年能收到3000元租金及10000元的务工收入。曾经种植玉米等低效作物的土地开始“增值”,种植精品蔬菜后,每亩地产值提升了8000元以上。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枧坝镇立足坝区资源优势,以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盘活闲置土地及低效土地资源,种植多种精品蔬菜助农增收。
枧坝镇是该县以坝区产业调整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一个缩影。绥阳县自觉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到这场农业产业革命中,把主题教育往实里抓、往深里抓落实到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注入了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
绥阳县充分利用建在枧坝的全县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基地,坚定信念守初心,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到此结合主题教育现场学习、重温入党誓词、研讨交流等,进一步坚定了全县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县委多次研讨形成共识,要做好产业选择与品牌建设。坚持“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优势品种优先突破”的原则,围绕“一县一业多特”工程,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强“黄金赌城娱乐辣椒之乡”“黄金赌城娱乐金银花之乡”品牌推介,依托生态环境优势,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从产品生产这一环节,保障产业的优势性,实现产品“不愁销”。郑场大坝的金银花产业、宽阔大坝的莲藕与小龙虾产业持续发展,产品一直十分走俏。
县委班子成员聚焦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工作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下沉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与党员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深刻反思检视,摸清群众需求,找准问题症结,列出问题清单,研究制定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整改措施。该县加强对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主体的引进、扶持、培育,强化“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经营体制建设,由新型经营主体承担产业工作,从而解决产业的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问题,促进产业良性运转。风华镇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在坝区创办5个辣椒示范基地共2000亩、6个烤烟示范基地共1788亩、3个精品水果基地共1400亩,全面推进“村社合一”建设,实现“流转土地收租金、基地务工领薪金、示范带动获真金”,增加了群众收入,直接受益贫困户达180户530人。强化科技支撑,深化与省农科院、贵州大学、遵义医科大学、省经作处、市农科院、贵州百灵等单位合作,建设辣椒、金银花、蔬菜等产业园区,开展产品研发,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进一步提升产业水准与优势。
怎样解决困扰群众“销不出”的思想问题。绥阳县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通过政府引导、引进、帮助、扶持等,农业公司、合作社、商户参与,发展订单农业,实行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实实在在保障产业收益。大路槽乡金坪大坝立足坝区条件发展产业580亩(高粱蔬菜轮作300亩、辣椒蔬菜轮作100亩、烤烟蔬菜轮作100亩、鱼腥草70亩、老虎姜10亩),全部与贵州钓鱼台国宾酒业有限公司、遵义山里人食品有限公司、“我有十亩地”专业合作社等签订了销售订单。
聚焦产业谋发展,绥阳县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积极主动作为。立足产业特色和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用好用足项目、资金等资源,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农产品就地加工处理能力,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立足自身辣椒生产的传统优势,按照省、市辣椒产业发展总体部署,全力推进辣椒产业发展。按照区域分布,新建辣椒烘干线5条,保障鲜椒出产后的干制,实现产品增值,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切实抓好金银花产业发展,全县共购置金银花烘干设备160台,修建金银花保鲜冷库7间,并支持金银花初加工企业与县内深加工企业苗老藤牙膏开展合作,推动初级农产品的就地转化升值。
目前,全县形成了县级领导挂帮一线带领、党员干部划片包干、群众全程参与“进攻”模式,走出了以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农民富在产业链上的路径,广大党员干部在田间地头一线转变作风,锤炼党性,把初心使命体现在攻坚一线,把先锋作用发挥在基层一线。让全县7个大坝绿满田园生机盎然,已建有蓄水设施36个,有效灌溉总面积70861.1亩,建有高标准农田52384.5亩,机耕道1063.74公里,塑料大棚3842.8亩,农产品冷库库容1878吨。
(邹季芳 石芝谋)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