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唤子的“眼神”——甘肃康县望关镇志愿扶贫小记
“眼神”基本含义为眼睛的神态,可具多意。众所周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眼神则是透过窗户传递出的内心世界的本质。一个公正无私的人,那他的心底就像一方晴朗的天空,清澈、洁净、透明,从他眼神中流露出来的那种公正、公平的力量,能让我们的心情变得阳光,变得灿烂;一个与人为善的人,眼神中流动着的鼓励和肯定,像一股股暖流,温暖滋润着我们的心灵,鼓舞着我们的斗志;一个充满爱心的人,眼神也一定充满爱意,严肃中透露着慈祥,平静中透露着期盼,就像一条汩汩流淌的河流,不断地荡涤着我们的心灵。
每个人每天都会邂逅很多很多的不同眼神,也会给不同的人不同的种种眼神,而我们最喜欢的只有那种充满善意和鼓励的、微笑着的“澄明之神”。近日,笔者在采访途中,偶尔被一个真诚的眼神“电”到了,心里充满欣慰和激动。
甘肃康县望关镇贯上村,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乡村,国道345线从村子里蜿蜒向前,满山坡的核桃树、花椒树挂满硕果,几个老大爷围坐在活动广场上谈论着“车马炮”的秘密,满脸是笑叙说着今年的好收成。
王唤子(户籍名,蒲玉唤)今年73岁,是该村乱石窖社人;无儿无女、孤苦伶仃,属于特困供养人员,平时由侄儿监护照看。
碰见王唤子老人时,他正在清扫马路,很认真地捡拾着枯枝败叶。当康县望关镇人大主席蒲保玉叫他时,他马上转过头,满脸的微笑,眼神中全是欢喜,很不好意思地,突然说,“你别往其他地方调,你就在望关好好干着……”
蒲保玉说,“好的,我不调走。中午热得很,别扫了,赶紧回家休息。”
王唤子拉着蒲保玉的手,一前一后回到了家里。王唤子的住房是两间砖混结构的平房,大概有40平米的样子,一间卧室里摆放着沙发、茶几、电视、衣柜,还有两床崭新的被子;另一间是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橱柜里整齐地储存着两桶清油和三袋大米。
就在记者“打量”老人的住房时,王唤子已经把茶泡好,还掬来了一捧核桃,硬让蒲保玉砸开。
王唤子真诚的眼神里全是感动,他慢悠悠地说,“现在的国家就是好,乡政府的干部也好,鞋袜帽子、粮油米面,他们都给我管(买)。”
老人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用油纸包裹着的户口本,然后打开户口本,拿出夹在里面的存款折,交给了蒲保玉。
“看一下我的折子上还有多少钱?”老人笑着说。
蒲保玉高兴地说,“你的生活费又涨了,现在一个月600元了。”
王唤子接过存款折,又重新包好,揣在了怀里。
当记者问他多长时间理一次发时,老人摸了摸头,想了一会儿,若有所思地说,“我也不知道,反正只要头发一长,贯上的咪咪(贾咪咪,贯上村的专业理发师,也是志愿者)就来了。”
就在我们起身将要离开时,老人又一次拉住蒲保玉的手,眼里噙着泪花,又一次叮嘱,“你别调走!”
欢喜,感动,挽留……真诚的眼神里,充满生活的希望和对乡镇干部的感激之情。
“能做的就多做点,我隔三差五就去给蒲老汉(王唤子)理发。近七、八年来,我一直坚持到寨子、沈湾、叶湾、贯上等村为‘五保户’、残疾人义务理发,有几个瘫痪在床的老人,我都是拿着礼当(礼物)去看望,而且跪着给他们理发,具体的次数多得都记不清了。” 贾咪咪一边理发一边微笑着说,“现在好了,从前年冬天开始,我可以开着车去为更多的乡亲们服务了。”
据了解,康县望关镇在每个村配备理发师的基础上,还在农贸市场开办了一个“爱心理发室”,购置了专业设备,聘请了专业师傅,为更多的群众提供更方便的服务。
“我们全镇积极发挥镇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大批志愿者们对老年人、特困供养人员等特殊群体进行逐一走访,并对其室内外卫生进行彻底的大扫除,有帮老人缝补、清洗衣物的,有帮老人叠被子、打扫卫生的,还有帮老人理发洗脸的……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而老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蒲保玉说。“与此同时,我们镇各村社还积极组织志愿服务队,对沟渠、绿化带和路边小广告等进行清扫清理,确保环境卫生不留死角。”
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记者乘车返回县城的路上,脑海中总是王唤子那真诚的眼神,心中一直暖暖的。不由自主地,记者的眼前浮现出了平洛镇剪子坪村特困供养人员张玉花老人对该镇司法所长李金利的那种亲昵眼神,一直照顾着3个老人(其中两个是特困供养人员)的岸门口镇杨家河村村民夏彦忠那种质朴眼神,还有碾坝镇袁沟村村民何翠梅那种充满干劲的希望眼神等等,这些明亮传神的眼神都是绽放在厚德康县沃土上的温暖之花,都是最温柔、最善良的“最美眼眸”,更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最好诠释。(经济日报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焦杨红)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