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超三成受访者遭遇过人脸信息泄露或被滥用
10月13日,在广州举办的小蛮腰科技大会“后疫情时代的大数据应用与隐私保护”分论坛上,南方都市报人工智能伦理课题组和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布了《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当前人脸识别技术普及率高,但存在强制使用等问题。六成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三成受访者表示已因人脸信息泄露、滥用而遭受隐私或财产损失。
报告列举了十类人脸识别场景(支付转账、开户销户、实名登记、解锁解密、换脸娱乐、政府办事、交通安检、门禁考勤、校园/在线教育和公共安全监管),回收匿名问卷2万余份,旨在了解公众的使用情况和安全感受。受访者结合使用感受进行打分,1分为最低分,5分为最高分。
结果显示,在便捷性感受方面,有9类场景的平均分超过4分,显示出受访者对便捷性的认可度。其中,得分最高的是支付转账,平均分为4.33。在安全性感受方面,受访者给出的分数则明显偏低,仅有交通安检场景的平均分超过4分,体现出受访者对安全风险的忧虑态度。
此外,人脸识别还存在比较突出的“强制使用”问题。报告发现,在“交通安检”场景遇到强制人脸识别的受访者最多,达到27.39%,随后是“实名登记”(26.42%)、“开户销户”(25.94%)、“支付转账”(25.81%)、“门禁考勤”(21.76%)。
研究人员指出,在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要求的“强认证”场景(如公共安全、金融支付场景)下,使用人脸识别完成精确的身份比对和验证,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是,对于一些没有明确法规的场景(如门禁考勤),不宜使用人脸识别作为唯一的验证方式。调研显示,相较于人脸识别,受访者更愿意使用指纹、手机验证码、密码等验证手段。
报告显示,64.39%的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更多居住在北上广深、省会城市等二线城市的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这或许与这些地区的人脸识别应用更加普及有关。
新的技术应用不时会引发舆论争议。报告总结了六类争议场景,询问受访者是否能够接受。结果显示,受访者最无法接受的场景是“部分商城会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收集顾客的行为和购买手段”(42.68%),其次是“一些高校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收集学生的抬头率、微表情,以及教室上课的姿态”(28.36%),“基于人脸图像分析的换脸、美妆、性格判断、健康状态预测等应用”(19.01%)。相对而言,受访者更能接受基于安防场景的人脸识别应用,比如公共安全摄像头、闯红灯记录系统。
尽管有关部门已经持续展开各种治理行动,个人信息泄露还是防不胜防。大部分人都曾接到来自房地产、中介的推销电话;疫情期间出现多起患者、疫区返乡者信息泄露事件;前段时间,又有位明星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航空里程被盗。
相较于身份证号、手机号之类的个人信息泄露,目前曝光于大众视野的人脸数据泄露事件并不多。但有不少受访者反映相关遭遇。超过三成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因人脸信息泄露、滥用等遭受损失或隐私被侵犯。
同时,民众的隐私保护意识有所提升。高达八成的受访者表示关心过人脸原始信息是否会被收集方保留以及会被如何处理。具体到人脸信息的处理规则,受访者最想知道收集方“采取何种技术和管理措施保证收集的人脸信息安全”(31.5%),以及“人脸识别技术是否为第三方提供,如是则第三方是谁”(26%)和“人脸信息目前被使用在哪些场景,是否变更了使用目的”(23.16%)。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受访者对人脸识别技术仍然心存顾虑,但他们的态度整体上是正面的。超过六成(65.24%)的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总体利大于弊,推广应用时仍需注重风险,保障用户知情和选择权”。
人脸识别从刚出现到逐步推广应用,其“争议”一直存在。这也是每个新技术新应用出现时都要面临的状况。此次调研发现,随着广大网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不断觉醒,安全和隐私的保障也同样成为人们决定尝试新技术、新应用前考虑的重要问题。
报告指出,人脸信息作为个人信息中最为敏感的一类“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更应该成为重点关注和保护的对象。进一步以立法立规、制定标准等方式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加以引导,将是切实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明智之举。
针对人脸识别技术使用规范,调研课题组发出以下倡议:目的合理、正当、必要;保障用户的选择权;确保授权同意后采集;明示收集使用规则;最小化存储和使用;明确标注避免混淆;持续提升准确度和安全性。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