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市场扰动不断,债基单周最多跌10%,小伙伴们怎么办?
最近,持有债券基金的投资者最近很闹心。短短一周时间,不少小伙伴持有的债基竟然跌了4个多百分点,最多的一只债基5天业绩下跌10%。债市究竟发生了什么?投资者如何看待债基业绩回落?又该如何应对?
债市出现“意外违约”
自2014年以来,债券市场的一、二级市场可能从未像今年这样状况不断。11月10日,继沈阳盛京能源债券出现违约后,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只10亿元短期债券意外违约。尽管11月16日相关部门公告称已收到部分利息资金,但这一事件引发的信用债风险余波仍在持续发酵。
近期上市公司*ST刚泰的“17刚股01”未能按时兑付利息违约,华闻传媒的“18华闻传媒MTN001”和“17华闻传媒MTN001”先后出现本息展期,虽然未出现实质违约,但也未能及时全额兑现本息。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共有109只债券发生违约,合计债券余额为1260.83亿元,涉及天齐锂业、紫光集团、华晨汽车等多家公司。与去年全年184只债券违约、违约余额1494.04亿元相比比,今年全年数量比去年大概率有较大幅度下降,但违约债券规模上相差不大。
受此影响,部分债券基金出现抛售债券的情况。随着风险偏好进一步向其他具有相似点的信用债转移,部分债基因持有违约债券,净值下滑面临赎回压力,通过抛售高流动性债券或拆入资金应对赎回压力。债券基金——这一原本稳健的固定收益类品种在近一周内业绩大幅度回调,少数基金甚至出现业绩“断崖式”下跌。金牛理财网统计显示,近1周内(11月10日至17日)3567只债券基金(ABC类分开计算)平均下跌0.25%,几乎将近半年的收益全部回吐。其中,跌幅超过2%的债基有57只,华泰紫金丰益中短债基金、融通岁岁添利定期基金、金信民旺债券基金等品种近一周内跌幅分别超过10%、6%和4%。
同时,债市的一级市场变得更加谨慎,发债融资变得“不那么容易”,近期河南省交通运输发展集团、兖矿集团、晋能集团、阳泉煤业等部分公司纷纷取消或调整债券发行计划。
“不就是几只债券违约,2014年也有过多只违约债券,何必大惊小怪?”不熟悉债券市场的投资者可能有所不知,这几只违约债券大多是带有“AAA”与“国企”标签,信用评级之高,在过去债券市场的“字典里”一般归为不大可能违约的品种,再加上债券基金的部分抛售现象,债券市场的情绪一落千丈。
光大证券分析师张旭认为,与过去债券违约个案相比,近期个别AAA级主体的信用违约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之前的违约有序性,造成了部分发行主体的债券被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抛售,提高了债券市场整体的融资成本和难度,也影响信用市场的投资情绪。
为稳住投资者信心、防控债市风险,金融监管部门、地方政府、企业自身都进行了不屑努力。11月10日至11月16日,黄金赌城娱乐人民银行大量投放资金,已累计投放流动性13500亿元,其中包括逆回购操作5500亿元和MLF操作8000亿元。“央妈”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能够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也有市场对资金需求的考量。
黄金赌城娱乐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张明认为,过去由于事实上刚性兑付的存在,导致大量信用债的基本面风险被低估、信用评级不能反映公司的真实基本面情况,显著低估了其违约风险。本次信用债违约风波给广大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提了个醒,即信用债本身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安全,债券信用评级还是应该实事求是,从公司基本面出发,而非单纯从对国有企业的信仰出发。个人投资者应意识到,债券基金投资本身也蕴含着风险,尤其是主要投资信用债的债券基金,在投资时需要更加谨慎,要更加深入地理解产品构造与基础资产。
对A股影响可控
2010年以来,债市共有3次集中的信用风险发生事件,分别是2011年城投债违约、2014年产能过剩行业违约潮、2018年去杠杆环境下部分经营恶化企业债券违约。从历史数据看,在这3轮信用违约风险集中发生的阶段,A股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表现为下跌或震荡。
本轮信用债市场的扰动,是否也会对A股有影响?招商证券分析师张夏认为,本次信用债违约事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可控,预计可能以风险偏好压制和部分上市公司的影响为主,短期或难以演化为大范围的冲击。
主要原因有几方面:一是目前货币政策平稳,能够维护市场流动性稳定;社融增速仍处高位,并未看到信用紧缩的信号,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之前信用环境尚好。二是上市公司总体经营现金流较为健康。三是股权质押规模及其占比已经大幅下降,由违约引发股权质押风险的可能性较低。四是政府机构可能积极出台措施进行应对,缓解信用风险。例如,永煤违约事件发生以后,山西国资运营公司表示,已向省属国企下发通知,全面梳理排查,并提前启动干预机制,积极调度调配资金,以保持国企良好信用,这对于缓解市场的担忧情绪具有正面作用。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认为,短期在债务违约冲击的影响下,利率债和信用债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信用利差和等级利差拉大,信用期限利差下降,投资者可考虑适度控制信用下沉,借机小幅拉长优质主体的信用久期。此外,可转债小市值新券炒作过热,可能会引发进一步的监管趋严。
控制仓位至关重要
债市的扰动会继续吗?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数据显示,考虑到2020年第四季度信用债到期规模依旧较大,债券市场融资环境仍不会明显放松,预计四季度信用风险或边际抬升。根据信用债市场净融资规模以及到期压力的变化趋势,预计今年全年公募市场违约率或将升至0.7%左右。
更多的观点认为,有序违约或利于债券市场良性和长远发展。大成基金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次信用风险事件是信用债市场定价合理化、从无违约走向打破刚兑的过程中又一重要节点,违约率不再是0和1,而是0至1的概率分布,未来信用利差将更合理和具有更多元的层次。本次信用债违约事件更多的是违约主体超出市场预期,近期的违约或者国企在公开市场违约实际上已在部分市场投资人的预期之内。
投资者该怎么办?海富通基金FOF投资总监朱赟认为,近期债券市场出现折扣较低的抛售,国债收益率大幅抬升,对于投资者而言控制仓位至关重要。如果信用债市场的恐慌情绪进一步扩散,对于A股市场或存在不同忽视的负面影响,建议投资者保持警惕。岁末年初,投资者可关注盈利确定性增长、估值也相对比较合理的行业,抓住这些结构性机会,做好投资配置。
招商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副总监马龙表示,近期部分信用债违约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债券融资集中到期压力较大,经营和盈利偏弱,也有恶意违约“逃废债”的嫌疑。这一波违约和2018年的违约潮较大的不同点在于,2018年违约的主体主要以中小民企为主,本轮违约涉及到了信用级别较高的国企,所以恐慌情绪传染较快,对债市产生了一定冲击。
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看,市场不可避免会有对信用债的避险情绪,高等级和低等级债券的利差将进一步拉大,出现分化行情,弱资质的主体和个券影响较大。中长期视角来看,结合当前的静态票息来说,债券的配置价值较大,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市场波动。(经济日报记者 周琳)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