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观察】香港政制发展的里程碑——香港新一届选委会选举透视之一
香港新一届选举委员会选举将于9月19日举行,这是香港选举制度完善后进行的首场关系香港未来有效管治的重要选举,是香港政治制度发展的里程碑。新一届选委会委员名额为1500名,这些委员肩负着提名和选举香港特首、选举40名立法会议员(总数90名)、参与提名全部立法会议员的职责。
香港的民主选举不是拜殖民统治者所赐,而是中央作出“一国两制”制度安排的结果,回归祖国之日才是香港民主真正出发之时。
1998年,香港进行第一届选举委员会选举,委员来自四个界别,名额为800名。之后随着选举办法调整,选委会规模扩大到1200人,代表性不断增强,成为港人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
同时,由于香港选举制度中存在把关不严、议事难决、应急无策等漏洞,被一些反中乱港分子和本土激进分离势力所利用,导致香港乱象不断,严重破坏了香港的发展和繁荣。为维护香港特区的宪制秩序和法治秩序,今年3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修订案。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核心就是对香港特区选委会重新构建和增加赋权。
新一届选委会选举旗帜鲜明贯彻“爱国者治港”。新设立的香港特区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首次行使职能,对参加选委会选举的候选人进行了资格审查。
在界别设置方面,更加科学合理。新一届选委会由之前的四个界别调整为五个界别:工商、金融界,专业界,基层、劳工和宗教等界,立法会议员、地区组织代表等界,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和有关全国性团体香港成员的代表界。第五界别是由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与新增的“有关全国性团体香港成员的代表”一起组成的新界别,共占300席。“有关全国性团体香港成员”占有110席,包括全国妇联香港特区特邀代表、全国工商联香港特区执委、全国侨联香港特区委员、全国青联香港特区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香港特区理事。第五界别是坚定的爱国者,他们最理解“一国两制”的重大意义,是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的坚定支持者,在选委会发挥“风向标”和“稳定器”的特殊作用。
新一届选委会的代表性更强。五个界别的40个细分界别中,新增了中小企业界、科技创新界、内地港人团体、基层社团的代表以及港九和新界地区组织代表,增强了基层、中小企业和内地港人的话语权,令本届选委会成为历届中覆盖面最广、均衡度最高的一届选委会。
新一届选委会的赋权力度最大。新一届选委会除提名和选举特首外,还将选举40名立法会议员,且所有立法会议员候选人均需获得不少于10名、不多于20名选举委员会委员的提名,每个界别参与提名的委员不少于2名、不多于4名。此次赋权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使选委会成为选贤任能的总关口。
经历了“修例风波”,看够看穿了反中乱港分子跳梁小丑般表演的香港市民,对民主自由权利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也不是“场面搞得好好睇睇”就圆满了,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不是非有反中乱港分子参与的选举才叫民主,不是没了反中乱港分子就变成了“清一色”,而是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香港各界代表的意见能够更充分地表达。“乱”,从来就不是民主的底色,更不是民主的目的。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荡涤了反中乱港分子的污泥浊水,消除掉外部敌对势力的鬼声魅影,根治了“为选举而选举、为反对而反对”的乱象,香港的政治制度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 亮)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