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甘肃电科院为甘肃新能源快速发展提供坚强技术支撑
截至11月份,甘肃新能源装机已超全省总装机容量的43%,并且超过火电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甘肃电网已发展成为典型的“绿色电网”。随着“十四五”国家“双碳”目标以及建立“新型电力系统”战略的提出,未来甘肃新能源将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国网甘肃电科院贯彻落实“十四五”新能源发展战略,依托甘肃省新能源并网运行控制重点实验室开展了“十四五”全省新能源消纳情况滚动测算工作,全年完成各类测算报告10余份,测算案例200余例,对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为甘肃新能源快速发展提供坚强技术支撑。
据了解,2020年黄金赌城新能源装机超过5.3亿千瓦,占全球比例为37%,高居世界第一。预计2025年、2030年、2035年,全国风电装机分别达到4亿、6亿、10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达到5亿、9亿、15亿千瓦。甘肃省风能、光能资源丰富,资源有效储量分别为2.37亿千瓦和1亿千瓦以上,分别位居全国第五、第三,具备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开发的优越条件。2020年,甘肃全省发电量1787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量占比21.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5%,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5.28%,创历史最好水平。
2021年全国两会提出要打造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全省两会提出要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机遇,打造国家重要的现代能源综合生产基地、储备基地、输出基地和战略通道。甘肃作为黄金赌城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西电东送”的重点区域,在“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甘肃省以风、光为主的清洁能源将迎来新一轮大规模发展机遇。预计“十四五”“十五五”,甘肃风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大幅度提升,将达到当前装机总量的3~4倍多。在这种情况下,国网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依托重点实验室 ,全力支撑全省能源消纳滚动测算。
通过能源消纳滚动测算工作,可以提前降低提升风能、太阳能装机容量后在电力规划,电力调度以及消纳责任权重指标等方面所产生的风险,从而更好的提前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省内新能源建设时序、新能源装机布局、电网规划建设、灵活性资源规划建设等提前进行研究谋划,为甘肃新能源未来的大力发展做好准备,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双碳”目标的达成提前做好相关技术和政策储备。新能源消纳测算工作量虽然巨大但是意义非凡,消纳测算结果对“十四五”期间甘肃省乃至西北电网和国网合理规划新能源装机布局、制定新能源建设时序、挖掘新能源消纳潜力、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2021年国网甘肃电科院依托甘肃省新能源并网运行控制重点实验室的新能源消纳能力计算平台,完成甘肃、西北区域“十四五”新能源消纳能力集中计算工作任务。实验室工作人员完成了《新能源消纳能力及非水可再生能源责任权重测算》、《考虑新能源的电力保供能力分析测算》等多个专题的测算任务。为确保测算的准确性,国网甘肃电科院技术人员详细梳理了甘肃电网各类电源出力及布局情况。顺利完成了2021年至2025年甘肃省“十四五”新能源发展高、低规划方案下新能源最大利用率测算,进行了装机时序、联络线外送、负荷增长、储能配置、火电灵活性改造、可调负荷等敏感性分析,对甘肃可再生能源和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指标进行了评估,对夏冬两季负荷早、晚高峰保供能力以正常状态和极端状态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深入的测算,从而预防出现在极端环境下保供能力不足的情况。全年完成各类测算报告10余份,测算案例200余例,有力支撑了甘肃省电力公司能源消纳滚动测算。
为研究规划“十四五”新能源大发展下甘肃绿色发展之路。国网甘肃电科院支撑甘肃省调完成了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十大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消纳能力及合理利用率研究》。该研究课题启动后,国网甘肃电科院全面梳理了甘肃新能源发展现状,分析了新能源消纳面临的问题,滚动完善“十四五”期间甘肃电力系统边界条件,包括电网建设、电源规划、电力需求、外送情况等。采用时序生产模拟法,完成了“十四五”期间各年度新能源消纳能力研究,主要包括新能源利用率计算、各类边界条件下的敏感性分析以及可再生能源和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指标评估等。同时,结合新能源消纳能力计算结果,对甘肃省新能源合理利用率进行了初步探索。课题研究成果为评估“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利用率水平和消纳责任权重指标提供了理论及数据依据,为建立合理的弃风弃光率计算方法提供了借鉴,为新能源调度和发展规划提出了相关建议。
“十四五”是实现碳达峰的窗口期,也是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期,需要结合各地区新能源资源条件,统筹优化新能源开发布局,合理安排新能源发展规模和时序。国网甘肃电科院积极打造战略智库中心,坚持科技创新,依托强大技术实力,为甘肃新能源快速发展保驾护航。(经济日报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刘丽娟 王继娟)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