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
1月4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通报:2021年,经过全市共同努力,在区域空气质量同步改善、气象条件较常年整体有利的情况下,北京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PM2.5和臭氧(O3)同步达标。至此,北京市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大气污染物实现协同控制,大气污染治理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北京集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以来,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2004年开始二氧化硫(SO2)稳定达标,2019年开始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二氧化氮(NO2)持续达标。2021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和O3浓度分别为33微克/立方米、149微克/立方米,首次同步达到国家二级标准;PM10、NO2、SO2年均浓度分别为55微克/立方米、26微克/立方米、3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浓度为1.1毫克/立方米,均多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各项大气污染物实现协同改善,北京市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
近年来,北京生态环境的改善肉眼可见。2021年,北京市优良天数达到288天,占比78.9%,接近八成;较2013年增加了112天,相当于2021年的优良天数比2013年多了将近4个月。其中,2021年的一级优天数为114天,较2013年增加了73天,蓝天底色更纯、含金量更足。在蓝天显著增加的同时,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发生频率、峰值浓度、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2021年出现重污染日8天,较2013年减少50天,降幅高达86.2%。夏季秋季PM2.5重污染基本消除。
其实,自2013年以来,北京市大气环境中各项污染物浓度均显著下降。其中,PM2.5、PM10、SO2、NO2年均浓度分别下降63.1%、49.1%、88.7%、53.6%,CO浓度下降67.5%,O3浓度下降18.8%。其中,PM2.5的改善,堪称突破。2021年PM2.5年均浓度首次达标,较2013年降幅达到63.1%,平均每年下降7.9%,远超发达国家城市同期下降幅度。空间分布上,从“南高北低”变为“各区均匀趋同”,南北浓度差距由2013年的63微克/立方米下降为2021年的16微克/立方米,在全市各区域浓度整体性下降的同时,南四区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接力传承,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这是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能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的关键所在。”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无法毕其功于一役。北京1998年拉开大规模治理大气污染的序幕,连续实施了16个阶段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清洁空气五年行动计划、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一微克”行动,朝着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个台阶接着一个台阶迈。面对复合型污染特点,北京从煤烟型污染治理,到工业、机动车、扬尘等综合防治,各项措施压茬推进,环境效益逐步释放。2004年SO2率先达标,2019年PM10和NO2达标,2021年PM2.5和O3更是首次双达标。
空气质量的全面达标,为全球治理大气污染贡献了“北京经验”。二十多年来,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机动车保有量、能源消耗都明显增加,与之相对应的,是大气环境中各项污染物浓度的持续下降,比如PM2.5在2013年至2021年期间下降了63.1%,相当于平均每年下降约7微克每立方米,改善速度之快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联合国环境署表示,在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情景下有效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堪称城市典范。(经济日报记者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