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探索城市微更新,是这样尝试的!
人民政协网1月18日电(记者 崔吕萍)这两天,孩子们的寒假生活已经开启,但因疫情防控不宜远行,天性好动的孩子们去哪里释放精力?体育运动可谓是儿童青少年身心成长最为重要的行为,而家门口的运动场地恰恰能满足这样的需求。
2022年初,上海市率先在浦东两个小区试点的都佰城“阳光运动场”成为新晋热门场地,让孩子们玩到飞起。这里不仅有走心的设计,适合儿童的运动设施,还特别引入了高科技材料加持的DPU儿童防护运动地坪,环保、耐久、安全的运动地面让孩子们的运动玩乐既安全又舒适。
早在2016年,上海开始探索“15分钟社区生活圈”城市微更新试点,在近六年时间里,上海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社区“边角料”空间被陆续释放出来,变成全新的游憩空间。阳光运动场不仅能激活小区居民的户外活动动力,也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贴心健身场地,可谓上海城市“微更新”的亮点之一。
2021年初,上海市市长龚正在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时指出,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同、形成合力,强化本市培训机构的全链条管理,促进培训市场健康发展,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布局科学、覆盖广泛的高品质运动空间,打造一批功能丰富、特色鲜明的嵌入式社区健身场所。
虽然城市微更新已成为上海城市更新的一种共识,但新空间能否获得市民青睐,得到“有效使用”,也成为了一个新课题。一些微更新空间的使用效率不高,往往和供需不匹配有关,植入功能的专业度也不高。
上海浦东新区的博三小区曾经也面临同样的痛点:小区里的成年人健身器材使用率不高,儿童使用又存在安全风险;另一方面,社区微更新通常围绕中老年人的需求,缺乏面向儿童青少年的户外活动空间方案。
在资源紧张的城市中心,适配体育空间短缺已经成为一个共性问题。在上海体育学院发布的《黄金赌城娱乐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指数评估报告》中,学校环境获评84.6分,家庭环境获评74.7分,社区环境43.3分。可以看到,在少儿的校外运动环境营造中,社区环境的支持作用不足。
博三小区的“阳光运动场”成为一个试点。“针对不同的人群,空间和功能设计也有区别。比如,在体育公共空间里,运动和休憩设施的比例怎么搭配,人的行为动线怎么匹配,这些都有讲究。”项目设计团队负责人、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戴焱淼表示。为了把孩子吸引到运动场,场地采用专门选择的配色,并考虑颜色在不同季节里给人的不同反应,选用了低饱和色度。
说到小区健身器材,首先蹦进脑海的就是漫步机、双杠、肩关节康复器“老三样”,博三小区的“阳光运动场”却不同。项目团队把受众扩容,向下延伸覆盖到3岁至12岁的少儿群体,并针对他们的特点,引进平衡木、攀岩墙、秋千、肋木架、视力表、坐位体前屈以及重要的环保耐久运动地坪的配置。
结合青少年体测项目,学生还可以根据地面不同的图案设计进行折返跑、立定跳远、十字象限跳。“阳光运动场”还附带微信小程序,学生可以在线进行体质能力测评、用户行为分析,并生成运动报告。
浦东新区博三小区、博一小区的社区运动场刚开放就迅速“引爆”周边。白天,这里是学龄前儿童的“游乐园”,傍晚,这里是小学生的“校外操场”。最近孩子们放寒假,这两个社区运动场就更热闹了。
在戴焱淼看来,受欢迎是意料之中事,“因为它恰好满足了周边社区以往被忽略的锻炼需求。结合微更新挖潜存量空间,为青少儿量身定制家门口的数字化、开放式、多功能体育空间,这在上海市区不多见,希望能成为一个好的开端。”
不过,试点并不是一帆风顺,落地过程中也遭遇过波折。对社区居民而言,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前几年校园毒跑道事件的爆发导致居民担心运动地坪的环保性能,为了打消居民的疑虑,设计团队在地面材质上引入了由德国巴斯夫与上海都佰城(BASF&DBC)联合研发出品的高科技材料制成的DPU儿童防护运动地坪,此款产品在幼儿园中有着极佳的市场口碑。DPU儿童防护运动地坪的保驾护航,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舒适度。此外,居委会还组织居民、周边学校体育老师、孩子们和设计团队共同考察选择新设施,甚至在DPU运动地坪施工全过程中都有大量社区热心居民细细监督,无味环保、安全耐久的运动地面既建立了与居民的信任又达到了实用效果。
“阳光运动场”作为儿童友好空间新样本,考虑到孩子们的运动安全问题,设计团队特别指定了全球知名地坪材料品牌BASF&DBC的DPU儿童防护运动地坪产品。该产品具备三大创新技术——零VOC净味技术、ETPU减震缓冲技术和抗UV耐老化技术,在寒冷的冬季里地面依然能保持出色的弹性和冲击吸收性能,让地面做到环保安全且舒适耐久,极大地保障了儿童的运动安全。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