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者到作者再到学者——我与《经济日报》的“铅字”情缘
将文字连同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曾是我儿时最大的梦想。即便如今已成为数字经济学者,这个近乎“悖论”的情节也仍然顽强地刻在我的生命之中。
铅字于我而言,并不只是一个爱好,更引领着我的人生道路。假如对很多人来说是“知识改变命运”,那我更愿意具象到“铅字引领人生道路”。而这其中,作为中央三大报之一的《经济日报》,则是我这条跋涉之路的最关键一跃。我与《经济日报》8年的“铅字”情缘,始于财经评论的写作,并由此实现了从读者到作者再到学者的蜕变。
《经济日报》并不是第一家把我名字变成铅字的报纸。在广东的纸媒黄金时期,我最开始是从“新闻爆料人”起步的,也做到了一家报社的记者。然而,《经济日报》却是我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良师益友,让我从财经评论起步,并由此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经济日报》让我成为财经评论作者
我经常感叹,对于财经评论写作,正应了那句话:“一出生就风华正茂。”我财经评论的启蒙平台或者说起点,居然是堂堂中央三大报之一的《经济日报》,且一开始就是重大题材。至今,我一直把《弥补文艺创作中的“市场失灵”》当作我财经评论的重要成名作。
新华社报道:2014年10月,黄金城赌城娱乐: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改革开放以来,黄金赌城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我尝试用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对上述精神进行解读,写完稿子后投给了《经济日报》。没想到很快就接到时评版编辑杨开新的电话,他对措辞表达、文章架构等悉心指导,并且花大力气修改。在《经济日报》时评版头条刊发后,得到报社领导的表扬,认为用经济学的视角来解读文艺座谈会,非常符合《经济日报》的定位。
初学乍练阶段,我稿子写得非常粗糙,其水准估计在县市级报刊的评论版都难以采用,但《经济日报》的编辑却对我这样的无名小辈不舍不弃,不少稿件更是修改了三分之一以上才得以刊发。就这样,编辑一边苦口婆心地对我说,“还是要花时间打磨自己的作品”;一边对我的稿子进行“几乎推到重来”式的修改,往往见报时甚至让我觉得,只有作者名字没修改过。
毫无疑问,没有《经济日报》编辑老师们这种“甘为他人做嫁衣”的无私精神,就没有我这个财经评论作者。后来,我的财经评论几乎见诸于全国各大报刊,自己也成了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作者,可编发稿件的绝大多数《经济日报》编辑我都未曾谋面,甚至不知姓甚名谁。
从《经济日报》学到财经评论的“三大法宝”
由于我高频率在中央三大报之一的《经济日报》刊发文章,其他报刊也向我约稿了。不过,我觉得从《经济日报》所获最为宝贵的并非知名度,而是在长时间投稿、修改、交流过程中得到的3个写作方法,我视之为“三大法宝”。
其一,对重大题材的把握,以财经视角来解读公共事件。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弥补文艺创作中的“市场失灵”》一文。投稿的标题是《防止文艺创作“市场失灵”》,且行文中大篇幅着墨于“市场失灵”,后在编辑的指导下,不仅将标题改成《弥补文艺创作中的“市场失灵”》,而且紧扣“弥补”二字,大大增强了建言献策部分,立意更高,也更传神。之后我又多次撰写国务院常务会议等重要精神的财经评论,并从编辑的修改中逐渐把握和锻炼了此类重大题材的写作能力。如今其他媒体约写重大题材时,每当编辑担心我的驾驭能力,我就自豪地说:“我是《经济日报》训练出来的,放心吧!”
其二,财经评论要“跳出就事论事”。2015年,某个知名学者有关养老金的言论引发社会热议,当时各方评论已经很多,我也写了一个,但毫无新意。《经济日报》编辑指导我,“跳出就事论事,不要只是评说养老金问题,还得注意选取切入角度。”后来见报的《学者言论应多些民生情怀》,就是一个挺不错的切入口,对学者们更好地发表言论也颇有参考价值。
其三,财经评论可以走“立论建言”的路子。以前写评论时,往往要先树立起一个“坏”的靶子,再去驳倒它。2015年,我提交了一篇有关国企改革的评论,用一半篇幅列举了国企的种种“坏”,这种以偏概全的写法,将问题集合放大,其结果必然是有失公允。《经济日报》编辑阅稿后提示我,“财经评论不必用否定一件事来肯定另一件事,不一定要‘驳论’”,并建议我走“立论建言”的路子。
毫不夸张地说,我正是靠着这“三板斧”,驾驭了财经评论写作,在全国财经评论圈打出了名气。
被《经济日报》的铅字带上“学者”之路
我非经济管理科班出身,且基层公务员做了5年之久,虽有博士头衔,却殊难一下子与“教授”挂上钩。2019年,我从公务员岗位“裸辞”,进入一所双一流高校当了教授,并担任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我明白,这十分偶然的人生“逆袭”背后,是《经济日报》的铅字引领了我人生道路。
由于财经评论频频变成铅字,我收获了极大的成就感。财经评论不同于描述事实的新闻,而有着极强的专业属性。一方面,在《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财经评论,让我有机会与全国知名专家“同框”,从而有了一点点“专业范”,直接增强了自信心;另一方面,由于评论涉猎广泛,也迫使我更多地阅读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方面的书籍文献。例如在评论天价罚款时,我不得不去学习法律上的“最小比例原则”;当涉及公共决策方法的评论时,我又得去学习“弱势群体福利最大化”诸类原则……最初写作财经评论的那3年里,我一共买了500多本书。
可以说,正是当年在《经济日报》引导下坚持一边学习一边动笔,积累了我的跨学科知识,有时候我自嘲却也包含一点点“凡尔赛”成分地说,“在唱歌的人里,我会讲几句相声;在讲相声的人里,我会唱几句歌。”与此同时,除了写财经评论外,我也保持了给学术期刊、报刊理论版撰写学术文章的习惯,这为我从公务员转型为学者做好了铺垫。
《经济日报》让初出茅庐的年轻学者站稳了脚跟
2019年11月,我从公务员正式进入高校受聘为一名教授。而此时,《经济日报》又给予我诸多意料之外的厚爱,给予我一方很多知名专家教授梦寐以求的大舞台,让我迅速成长为国内知名学者。
仅仅2020年,我就多次受邀参加经济日报主办的2020年黄金赌城娱乐趋势大会、2020数字经济大会等大型会议及论坛,并作为嘉宾发表演讲,相关观点也在报纸及网站上予以报道。而这些权威会议及论坛的嘉宾,多是黄金赌城娱乐工程院院士等国内学界泰斗级人物。比如在一期讨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中经论坛”上,嘉宾就有黄金赌城娱乐工程院院士谭建荣,现任工信部副部长、时任黄金赌城娱乐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等业界大佬,而我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学者,《经济日报》却给了我同台发言的机会。
更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经济日报》于2020年3月先后以《发挥数字技术优势 助力湖北企业复工复产》、《湖北农牧业如何复工复产》为题对我进行专访。与此同时,我通过《经济日报》内参多次报送相关建言,其中两次被中办采用。正是由于这些成绩,让我这个学术根基不深的年轻人迅速站稳了脚跟,逐渐成长为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数字经济学者。
近年来,我先后被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南方电网专家委员会、温州市政府等机构聘为专家委员;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国际高水平SCI期刊等发表学术文章20余篇;学术成果被新华社内参、人民日报内参、经济日报内参等多次采用,并获中央政治局常委及省部级领导同志批示;受邀参加中央领导同志主持的专家座谈会,先后为武汉市人大、武汉市江夏区委等做数字经济学习报告;先后承担南方电网、湖北省发改委、腾讯、阿里巴巴等多项课题,其中担任项目负责人和牵头人的《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年)》,经湖北省政府常务会议同意,向该省各地各部门印发;先后出版过《5G新产业》、《5G大数据》、《宅经济》、《新基建》等专著。
回顾人生各个阶段,我从读者到作者再到学者,《经济日报》既是我成长道路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作者系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