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出手救市难保银行体系稳定
继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破产关闭之后,美国第一共和银行也难逃被接管收购的命运,看似已平息的美国银行业重现危机。尽管美国监管部门屡屡出手救市,并多次发声安抚,却依然难以确保美银行体系的稳定。
当地时间4月24日,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发布财报显示,该行一季度主要业绩指标显著恶化,存款总额环比大幅下降40.8%,一季度存款实际流失超过1000亿美元。财报公布后,25日和26日该行股价分别暴跌近50%和30%,随后传出美联储、财政部着手救市的消息。5月1日,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局关闭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同时指定银行业监管机构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接管该行,当天,FDIC与摩根大通签订相关协议,由后者收购第一共和银行的所有存款和绝大部分资产。
第一共和银行被宣布接管之后,美联储和摩根大通方面先后释放积极声音试图安抚市场。5月3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货币政策例会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称,美国银行业健康并富有韧性。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则对外表示,银行系统“非常非常健全”,并认为收购第一共和银行“有助于稳定系统”。
不过,美国市场的反应与监管部门乐观的调门大相径庭。收购消息公布后,银行业股价持续下行,多只股票出现暴跌熔断,西太平洋合众银行、阿莱恩斯西部银行等中小银行也先后传出要出售资产的流言。5月3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后,包括摩根大通、花旗、美银、富国在内的美国银行股全线下跌,美股大型银行和地区银行指数齐创两年半最低。在银行股持续动荡之际,美国监管部门坐立不安,开始将矛头指向做空方。4日有媒体报道称,美国联邦和州政府正评估银行股近期动荡是否遭“市场操纵”。同时,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强化监管的呼声也渐高。
“苍蝇不叮无缝蛋”。有分析指出,做空或许是美国银行股暴跌的直接诱因,但更要看到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国经济基本面前景堪忧以及接管第一共和银行举措失当等因素对银行业的深层次冲击,这些因素为做空美国银行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温床”。
首先,美联储持续10轮、幅度高达500个基点的加息力度,让多年来早已习惯宽松信贷条件的美银行业极不适应。一方面,利率持续攀升令许多银行储户为追求高回报将资金改投他处,存款流失又迫使银行不惜以高成本吸纳资金以确保流动性,这使得许多中小银行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融资成本高、盈利水平低问题。另一方面,持续加息也让银行持有存款成本增加,这对银行利润的损害同样不小。5月2日,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希瑟·布希称,美联储希望用加息举措平抑通货膨胀,但此举“正对银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一季度美国经济超预期放缓,正在强化各方关于美国经济面临衰退的认知。美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1.1%,大大低于市场预期的2%。有分析指出,加息、通胀高企和信贷紧缩的滞后影响正在逐渐显现,不仅严重冲击房地产、制造业等领域,也正在波及银行业。
此外,第一共和银行被摩根大通收购后,投资者的疑虑不降反增。有分析认为,摩根大通在收购时的资产估值是否合理姑且不论,仅仅是“摩根大通没有收购第一共和银行的企业债和优先股”这一项,就意味着银行股东和债券持有人的利益遭受严重损失,对投资者造成的心理冲击不容忽视。收购之后的银行股大跌,未尝不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的自保之举。
美国债务上限悬而未决,则是影响市场稳定的另一重要因素。美财政部长耶伦5月1日警告,美国可能最早于6月1日出现债务违约。由于谁也无法承担债务违约的后果,民主、共和两党围绕债务上限的极限撕扯,其中政治斗争的成分更大。不过,在当前高利率条件下,即便美国解决了债务上限争端,如何解决高额债务带来的利息偿付问题,恐怕会很快摆上桌面。(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连 俊)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