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就业”需要两面看
最近,2023届毕业生陆续离开校园。“慢就业”被越来越多人提及,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应届生选择“慢就业”的比例从去年的15.9%上升到18.9%。
虽然存在争议,但是具体分析不同个体可以发现,“慢就业”并非贬义词。毕竟,大多数“慢就业”不是不就业,更不是“躺平”。
对于“慢就业”现象,要区分被动选择和主动选择两种情况。
毕业离校了,部分毕业生工作却还没着落,今年青年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未就业毕业生和失业青年还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不得不被动处于“慢就业”的状态中继续搜寻合适的岗位。针对这种情况,应当持续不断提供就业服务,让有就业意愿的青年尽快就业或参与就业准备活动。
6月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及时启动了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人社部门制定了相当详实的计划,在7月至12月期间,对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实名服务,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对未就业困难毕业生及长期失业青年,通过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供实践引导、职业指导、就业援助;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运用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
对主动选择“慢就业”的青年人,也应当区别引导。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选择“慢就业”,是为了提升学历、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增加实习和参加社会活动。不少青年人对新职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有一定技术要求的岗位比较青睐,多掌握一些技术技能,能够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应当开发更多有针对性的专项技能培训课程和服务,增强青年群体适应产业发展、岗位需求和基层就业的能力。同时,鼓励企业对新招用的毕业生等青年开展学徒制培训,通过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适合企业发展和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毕业后留出过长时间去观望,一味求稳求好,也有可能造成心理焦虑,挫伤自信甚至逃避现实。家庭、学校和青年人应当做好合理规划和调控,提升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免“高不成低不就”。应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信息桥梁作用,阻断毕业生向“消极就业”“懒就业”方向变化,通过改善劳动条件、规范企业行为增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工作岗位是人生最好的历练场,无论对就业前景有什么样的预期,归根到底要靠实践和奋斗来实现。只要方向清晰、方法对路,就不愁找不到工作。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敖 蓉)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