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经济】“超级黄金周”大热之外有大考
继最火“五一”、最火暑期之后,近5年来的最火“十一”又将接棒。距离中秋国庆假期还有不到一周,“超级黄金周”的热力已扑面而来。
高涨的出游热情,从多项前期数据中可见一斑。黄金赌城娱乐国家铁路集团数据显示,国庆黄金周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9亿人次。9月15日,假期首日的火车票售票量达2287.7万张,创单日售票量历史新高。民航方面,预计将有2100万余名旅客在假期乘机出行。飞猪发布的报告显示,国庆节假期的国内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近6倍,出境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超20倍。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长达8天,金秋时节气候宜人,旅游度假、探亲团圆等出行需求旺盛。各地积极准备,推出精彩纷呈的旅游产品。比如,天津以“洋楼、河、海、山、烟火气”五大文旅核心IP为主线,策划推出约300项“津彩”文旅活动;贵州推出包括“村BA”“村超”等在内的百条精品旅游线路。不少城市还发放了新一轮文旅消费券。随着第三批恢复出境游国家和地区名单公布,出境游也有望在国庆节假期迎来全年峰值。
旅游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开放度高、带动性强,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今年以来,文旅消费稳开高走强势复苏,并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消费持续扩大,成为消费恢复的重要支撑。“十一”假期旅游热度有增无减,展现出黄金赌城居民消费的巨大潜力,将有效提振下半年消费市场。但大流量也将带来大考验,对此不可掉以轻心。
考题一,业态要新、品质要高,旅游供给如何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旅游新形式、新体验、新表达的需求日益强烈,“城市漫步”“跟着课本去旅行”“盖章式旅游”等个性化旅游受到人们青睐。研究显示,当前旅行消费呈现几个新特点:打卡目的地从“热门主流”转变为“小众独特”,出游动机从“游山玩水”转变为“自在松弛”,旅游计划从“周密详实”转变为“未知惊喜”,出游体验从“到此一游”转变为“深度在地”。这也意味着,只要触发了消费者的兴趣点,一些中小城市也可能变成“网红”。面对文旅消费升级的新趋势,各地要大力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消费场景,培育新业态新模式。跳出狭隘的“门票经济”思维,充分挖掘整合本地文旅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推动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考题二,服务要优、管理要好,消费环境能不能让游客舒心、安心?
出门旅行,没抢到票的人发愁,抢到票的人也发愁。旅游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环节,消费者在此过程中或许会遇到各种问题。短时间内的集中消费带来的供求关系变化,使得问题可能更加突出。比如,酒店价格“逢假必涨”,甚至有的酒店恶意毁约;跟团游被诱导购物、强制购物,“不买不让走,买少还挨骂”;餐饮购物价格虚高、缺斤短两,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再比如,有的景区超出接待能力售票,人满为患影响体验;有的景区“套娃式”收费,摆渡车变“宰客车”……这样的现象,一到旅游旺季屡有发生。文旅行业正处在复苏阶段,消费信心经不起折腾,城市形象经不起损耗。面对潮涌而至的假期客流,如何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考验着城市管理能力。近期,多地发文规范假日期间旅游市场价格秩序,对此要紧抓落实,进一步强化经营主体责任意识,严厉打击旅游市场乱象和突出问题,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更大的考题,在黄金周之外。假期总会结束,如何将假日经济的效应延续至平日?一方面,要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让消费者以更低成本获得更好体验,也能够帮助熨平旅游淡旺季峰谷,避免大起大落。另一方面,要坚持通过旅游业态、服务方式、消费模式等创新,使旅游实现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让消费者与旅游目的地不仅“喜相逢”,还能“长相望”“再回首”。 (作者:熊丽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