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勇担新使命——来自重庆涪陵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调查
涪陵区是重庆的工业大区,位于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发展主轴的核心区域,拥有涪陵综合保税区等重要开放平台。得益于独特的区位条件、厚实的产业家底和优越的开放环境,成长于此的涪陵工业园区不久前跻身“国家队”,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地方工业园区到国家级经开区,涪陵经开区有哪些升级“密码”?作为国家级经开区中的“新兵”,将展现怎样的新作为?
重庆市涪陵区,长江与乌江在此交汇,碧水东流。长江北岸,70多公里岸线上有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热土——涪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涪陵经开区”)。
这是一片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土地。说古老,因为这里曾是巴国故地,李渡古镇、水码头、龟陵城,无不铭刻着千年辉煌与沧桑;说活力,因为这里的工业经济远近闻名,拥有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金字招牌”,是重庆市主城都市区核心区外的第一个千亿元级园区。
如今,这里有了新的坐标。2024年10月,重庆涪陵工业园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定名为涪陵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此次公布的获批名单中,西部地区唯一上榜的园区。
涪陵区委书记黎勇说,对涪陵区而言,这是一个重大发展机遇,必将为涪陵区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涪陵区将纵深推进园区开发区改革,做大做强做优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到2027年涪陵经开区工业产值迈上2000亿元台阶,综合实力跻身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园区开发区第一梯队,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
成长于西部地区的涪陵经开区,凭借怎样的优势与实力入列“国家队”?将如何更好助推重庆乃至西部地区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发展?
改革促动跑起来
驱车从涪陵城区出发,沿着长江一路向西,尽头便是涪陵经开区。宽敞的道路两侧现代化厂房林立,货运车辆往来不息。早在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郊野农田和荒地。
重庆市涪陵三海兰陵有限责任公司是第一家在涪陵经开区落户的企业。步入该公司展厅,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不同型号的橡胶瓶塞产品诉说着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的发展历程。“1998年刚到这里建厂时,这一片只有我们一家企业,旁边全是农田,公路、水电气等基础配套设施都不健全。”谈起入驻时的场景,公司副总经理张小琼记忆犹新。
2003年,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成立,这是涪陵经开区的前身。从这一年开始,涪陵工业进入了以园区为主要形态的发展阶段,发展步伐提速。搞基础设施建设、抓招商引资、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2003年到2016年,李渡工业园区通过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集聚发展,实现了从“产业集聚”到“产城融合”的功能之变、从“工地”到“工厂”的动能之变、从“起步”到“快跑”的效能之变。
记者注意到,2003年以来,涪陵经开区先后经历了“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李渡新区”“重庆涪陵工业园区”“涪陵高新区”“涪陵经开区”5次名称的变更。背后折射出的是园区对发展格局、区域功能、体制机制、政策体系等方面不断优化重构、迭代升级的探索和实践。
涪陵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谭平说,经过20多年发展,如今的涪陵经开区家底更厚了、定位更高了、机制更优了、动力更强了。从数据上看,截至2024年,涪陵经开区面积从最初不足2平方公里拓展到了20多平方公里,入驻工业企业数量从不足10家增加到140余家,工业增加值从不足2亿元增长至400多亿元。
一路走来,张小琼见证了涪陵经开区的变化与发展,也亲历了三海兰陵公司的跨越式进步。“相较落户那一年,如今公司不仅将厂区面积扩大了十几倍,还晋级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张小琼说,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公司已拥有10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生产的瓶塞品种超过100种,产品畅销海内外。
在涪陵经开区,企业快速发展的故事还有很多。重庆美心翼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自2007年入驻涪陵经开区以来,始终专注于压缩机曲轴等精密机械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不断加大投入,2023年成功在北交所上市。公司行政企管部部长佘仁波告诉记者,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2017年投资2000多万美元在墨西哥建设生产基地,打开了北美市场,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这些年,诸多“第一”在涪陵经开区的企业中诞生。三爱海陵公司的汽车发动机进排气门产销量全球领跑,美心翼申的非手持式小汽油机曲轴市场份额、三海兰陵口服液制剂胶塞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
开放脚步快起来
鑫源汽车有限公司是涪陵经开区一家整车制造企业。2024年12月28日上午,该公司生产的900台新能源汽车缓缓驶入距离公司仅2公里的涪陵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涪陵综保区”),在工作人员娴熟的操作下顺利装箱,运往秘鲁和巴西。鑫源汽车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订单经理吴浩说,受益于涪陵经开区开放通道的畅通,公司2024年出口整车超过2.5万台,出口额超过12亿元。
走进涪陵综保区,繁忙的场景随处可见。主卡口通道处,一辆辆满载的货车有序进出;企业车间里,生产线开足马力加工订单;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鸣,工程车来回穿梭……2019年12月,涪陵综保区正式封关运行,为涪陵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过去,汽车出口要从涪陵经开区转运至重庆两江新区果园港,物流成本较高。涪陵综保区封关运行后,‘出海口’就在‘家门口’,缩短了物流时间,每出口一台车可以节约200元左右的物流成本。”吴浩告诉记者,涪陵综保区联合涪陵海关创新开展“分送集报”监管模式,帮助公司解决了汽车出口数量大、批次多、运输难的问题,有力促进了跨境贸易便利化。
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涪陵经开区有底气。从区位上看,涪陵区位于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发展主轴的核心区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乌江流域通江达海的中转站,同时也是重庆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两大辅枢纽之一。目前,涪陵区已有渝怀、渝利、南涪3条铁路,长涪、石渝等5条高速公路以及万吨级船队和5000吨级单船能到达的长江最西端深水良港龙头港,可快速连接中欧班列、“渝满俄”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联通欧亚、统筹陆海。
从开放平台上看,涪陵区是重庆市主城都市区核心区之外口岸功能最全、服务能力最强的城区,拥有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重庆市加工贸易示范区、重庆市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区等一批国家级、市级牌子,设有涪陵综合保税区、涪陵高新区、公铁水联运枢纽港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重要开放平台,海关、外管等部门均在当地设立了区域性涉外监管机构。
优越的开放环境,让众多“涪陵造”走向世界。凯高玩具(重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敬勇最近正带领产品研发团队进行新潮玩具的设计开发,他告诉记者,2024年,公司投入研发经费4000多万元,开发玩具产品120多款,以“江海联运”方式出口到16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近5亿元,“涪陵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后,拓宽了公司对外交往的通道,也将带来更多资源和信息,更好推动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跨越山海,联通世界,涪陵经开区开放的脚步不断向前。涪陵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如华说,作为涪陵区乃至重庆市积极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平台,涪陵经开区正着力从提升开放平台、壮大开放主体、畅通开放通道、优化开放环境等方面入手,全力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能级开放平台是对外开放的主战场。“我们将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涪陵综保区建设,加快完善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功能,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支持重庆自贸试验区涪陵联动创新区高质量发展,建成重庆市新时代高能级开放经济发展平台、高水平改革创新试验高地。”李如华说,力争到2027年,涪陵经开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2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00亿元。
在涪陵龙头港集装箱码头,屹立的龙门吊和堆积如山的集装箱展示着长江航运、物流的实力。聚焦大通道大物流建设,涪陵区正加快健全完善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优化涪陵经开区内交通物流节点,着力打通涪陵经开区、涪陵综保区与龙头港之间的快速通道,同时大力发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和跨境电商,帮助企业拓展市场。
产业向新动起来
岁末年初,在涪陵经开区的企业车间和项目现场,处处涌动着生产和建设的热潮。
走进重庆三爱海陵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80多条机加工全自动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赶制订单。“公司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建立了世界一流的发动机气门及气门材料研发中心,气门年产能超过2.6亿只。2024年公司产品出口收入约6亿元,同比增长33%。”三爱海陵副总经理蒋蓉说。
距离三爱海陵不远处,耀宁科技年产能18GWh动力电池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目前,项目的能源中心主体完成一层、化成车间主体结构完成90%、电芯车间正在打桩,预计2025年底投产。”现场工程负责人李斌说,项目投产后将有力推动涪陵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机遇。“我们正加快推进耀宁科技动力电池、卡涞新材料、瑞浦兰钧能源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及轻量化部件特色产业基地。”涪陵高新区管委会产业与发展改革部负责人樊伟强说。
涪陵区是重庆的工业大区,如何不断强壮工业“筋骨”,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当地坚持“工业立区、制造强区”首位战略,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积极探索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涪陵区规上工业产值突破2700亿元,增长8.8%,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67%,创2011年以来新高。
涪陵经开区入列“国家队”,有力增强了涪陵区的招商吸引力,项目、资金、人才随之涌入。前不久,在“央渝同行”(涪陵)发展对接活动暨央企渝企民企外企涪陵行活动现场,67个项目签约落户涪陵,协议资金830亿元。
以招商更新推动产业向新。“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强化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应用场景招商,加快优质企业、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涪陵高新区管委会招商投资部负责人胡项绩说,涪陵经开区将向“链”借梯,聚焦产业图谱“有什么、缺什么、招什么”,带动新材料、动力电池、半导体等重点产业链上下游聚集。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在理工清科(重庆)先进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氢燃料电池催化材料、氦气提纯新一代膜材料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令人侧目。该研究院行政人事经理张浩告诉记者,围绕MOF材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生物医药、安全防护、绿色低碳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他们建成了覆盖材料基础研究、工业级合成与生产、工程应用等全链条的研发、生产与应用体系,实现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产业化。
打造创新平台、培育科创主体、促进成果转化、构建科创生态……在科技创新“组合拳”作用下,涪陵经开区的创新动能积厚成势、拔节而上。目前,涪陵经开区已集聚了包括理工清科(重庆)先进材料研究院、重庆智能建造研究院在内的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4家,科技型企业353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04家。
在创新中创业,在创业中创新。涪陵区委常委、涪陵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邓远峰表示,涪陵经开区将抢抓机遇、勇攀高峰,进一步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深层次改革激发创新活力,聚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发展试验区、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样板区、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试验区。
2024年,涪陵区提出了再造一个“涪陵工业”的目标,力争到2027年实现工业产值4000亿元。作为涪陵工业主战场、主阵地,涪陵经开区对未来发展也有清晰的规划。“抓好产业培育,巩固提升先进制造业产业基础,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园区服务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承载力,推动园区工业产值实现新的突破。”邓远峰说。
长江之畔劲风起。一个开放度更高、创新力更强、生产力更新的涪陵经开区正向我们走来。(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吴陆牧)
(责任编辑:苗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