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丨从2025年地方两会看老百姓“钱袋子”新变化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 题:从2025年地方两会看老百姓“钱袋子”新变化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连日来,全国31个省区市陆续召开地方两会,经济增长、收入、消费、乡村振兴等与老百姓“钱袋子”息息相关的政策安排新鲜出炉。2025年,老百姓在家庭收支方面将有哪些实惠和变化?
稳增长:明确发展目标 提出切实举措
为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多地定下积极增长目标。
不少地方将2025年的经济增速定在了5%左右或以上。北京、广东等地明确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浙江、湖南、吉林等地将这一目标定为5.5%左右,福建则将这一目标设为5.0%至5.5%;湖北、内蒙古、新疆的经济增速目标达到了6%左右,海南为6%以上。
为此,浙江省明确,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安排重大项目1000个以上,完成年度投资1万亿元以上。北京将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000亿元。广东省提出,促进外贸提质发展,支持企业抢抓订单,扩大电子信息、智能家电、电动汽车等产品出口;推动广交会、高交会、中博会等创新发展,办好“粤贸全球”展会;支持外贸企业做强做优,培育一批本土供应链企业、港口物流企业、国际分销商和代理商。
外贸在稳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广东省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陈伶俐建议,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黄金赌城娱乐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加大对海外仓企业支持力度,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培育外贸新质生产力,推动外贸拳头产品矩阵从“新三样”向“新多样”迈进。
促增收: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
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收入增速能有多少?各地锚定经济增长目标,纷纷定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或高于经济增速的目标。
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吉林省提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实施农民工资性收入提升行动,工资性收入提高20%以上。海南省明确,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左右、7.5%左右。
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多次出现在今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北京将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广东、广西、山西等地都提到,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广西在此基础上还明确要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海南省政协常委、海南省农业交流协会主席周大卫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居民收入增速,体现了“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应该通过二次分配,促进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协调增长。
甘肃省人大代表、甘肃省民政厅厅长苟保平说,确保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需要不断强化中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形成多层次、差异化、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大力度增进群众福祉。
扩消费:“两新”政策扩围升级 受益面还将扩大
2024年,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实施,越来越多优质消费品走进千家万户,让实实在在的优惠落入老百姓口袋中。今年,“两新”政策有何走向?
河北省提出,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促进汽车、家电、住房等大宗消费。浙江省明确,持续推进汽车、手机、家电家居、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和医疗设备、电梯等设备更新,优化政策设计、补贴程序、兑付方式,扩大政策受益面。江苏省也将加力扩围落实“两新”政策、优化补贴方式。湖南省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实施“以旧换新”等系列促消费活动。
不仅如此,新型消费、高品质消费也将丰富居民消费体验。天津市明确,促进文旅、健康、养老、银发、托育、家政等服务消费,拓展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北京市提出,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促进新能源车、数码产品等绿色、信息消费;增加生育养老、美丽健康等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
海南省政协委员范高满说,培育壮大新型消费,除了举办一些大型活动外,还要注重研究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吸引更多消费,带动服务业提质升级和居民就业增收。
促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各地纷纷明确促振兴的新举措。
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500个。江西省将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
新疆提出,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湖南提出,推动农民增收共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云南也提到,实施新一轮促农增收三年行动,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保持在320万人以上。
湖南省人大代表、湖南省龙山县县长周胜益表示,将积极探索低收入群体分层分类帮扶机制;对于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群体,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开展技能培训、组织转移就业等方式,增强“造血”能力;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通过综合性社会保障兜底,确保基本生活无忧。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