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无雪如何做好冰雪生意——广东开拓南方冰雪市场调查
近年来,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除了传统冰雪资源大省,南方的“冰雪热”也不断升温。四季无雪的南方省份,该如何做好“冰雪生意”,竞逐万亿元级市场蓝海?广东,这个看似与冰雪“绝缘”的南方省份,积极布局冰雪新赛道,探索冰雪经济发展新路径,在冰雪经济浪潮中展现出独特魅力和巨大潜力,使冰雪运动和冰雪消费成为南方居民“新宠”。
岭南大地四季繁花、温暖湿润,似乎与冰雪搭不上界,更遑论冰雪经济。实际上,广东的“含雪量”可不低。蛇年新春期间,记者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看到,一个个滑雪场和冰雪乐园内雪雾飞扬,“雪友”们打卡畅玩,尽享冬日的浪漫与激情。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广东省冰雪装备相关产业处于在业、存续状态的企业约有2.3万家,数量居全国之首。近年来,随着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广东各地陆续开办不少室内滑雪场、滑冰场,开展陆地冰壶、轮滑冰球等普及度较高的冰雪运动,在热火朝天的冰雪经济中找到独特定位。
在万亿元级冰雪市场的黄金机遇下,四季无雪的广东如何做好“冰雪生意”?冰雪经济在南方地区的前景如何,又面临哪些困难?记者带着一系列问题走进广州热雪奇迹、正佳企鹅冰雪世界及深圳卡鲁冰雪世界等多个雪场一探究竟。
花式项目释放消费热情
相比轻而易举在家门口迎接冰雪冬日的北方人,“南方小土豆”们对于冰雪的热情更为高涨。
赏冰雕、急速滑梯、堆雪人、打雪仗……1月16日至2月12日,以“冰雪世界·酷爽来袭”为主题的东莞首届哈尔滨冰雪节举办,引来游客不断。“东莞不下雪,我们自己‘造’。场馆内的冰雕装饰全部现场制作,每一块冰都是从哈尔滨运来,由10余位工艺大师精心雕琢。”东莞市南城街道宣教文体旅游办工作人员严凯琪介绍,此次冰雪节集冰雪乐园、美食集市、趣玩游园为一体,首日便吸引数千名游客到场,沉浸式感受原汁原味复制的“东北雪乡”。
位于深圳龙华区观澜湖生态运动公社的卡鲁冰雪世界,每逢周末、节假日,各色冰雪娱乐项目同样吸引大批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我们采用自主研发的保温气膜和低能耗制冷造雪技术,让游客拥有与北方户外滑雪场一样的自然体验。”深圳市观澜卡鲁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长亮介绍,卡鲁冰雪世界的滑雪道长约120米,配备魔毯直达出发平台,确保滑雪体验安全又便捷;配备专业安全设施和救护人员,让游客尽享滑雪乐趣。2023年3月开业至今,卡鲁冰雪世界以“冰雪运动+主题娱乐”的复合业态持续走红,累计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这种将北方冰雪文化融入南方消费场景的创新模式,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培育出南方城市独特的冰雪运动消费市场。目前,卡鲁冰雪世界正加快在广西、福建等地布局,通过标准化建设和模块化运营,将“冰雪+”文旅创新模式快速复制,让更多人体验到冰雪独特魅力。
手持雪杖、足踏雪板,从高山滑道俯冲而下……冰雪运动爱好者们精彩纷呈的“雪上漂移”,每天都在南方的室内滑雪场上演。这种酷热室外与寒冷室内雪场的无缝切换,正是南方冰雪运动独有的浪漫与激情。
近年来,冰雪经济逐步打破地域限制,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建成一批室内冰雪运动和冰雪娱乐设施、大型室内冰雪商业综合体,让市民实现“家门口的冰雪消费”。差异化、特色化冰雪旅游也在广东蓬勃展开,不仅为市民游客提供新体验,更延伸了冰雪经济消费,成为都市文旅体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花城广州的冬天温暖如春,但市民们开展冰雪运动的热情丝毫不减。广州雪迹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市场营销负责人韦建羽介绍,2024年,热雪奇迹接待量超过100万人次。
作为目前在营的华南最大室内专业滑雪场,热雪奇迹有着7.5万平方米超大雪域面积,包括世界最长的460米室内雪道、世界首创立体交叉雪道、国内首创室内雪乐园双向溜索以及国内首条雪乐园探险步道,全年恒温-6℃。近年来,这里已成为大湾区及周边地区热门冰雪旅游目的地,以全龄段、全年度、全天候的冰雪主题乐园优势,为大湾区冰雪经济发展注入“热”动能。
蛇年春节前夕,热雪奇迹正式启动“在雪地·过大年”新春主题活动,引入雪地醒狮汇演、瑞雪红墙桃花等10余个活动,并推出一站式住、滑、度假产品,游客在园区内可享受滑雪、星级酒店服务、岭南美食以及丰富多样的表演娱乐活动。“我基本每个月都来广州滑雪。”香港游客庄燕雪说,“这里雪道质量好,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滑雪,氛围特别好。这里也成为我短途出行、假期休闲的首选地。”
除了滑雪,花样滑冰、冰壶、冰车等项目同样受青睐。在广州市中心的正佳冰河湾,消费者不仅能体验滑冰、花滑、冰球等冰上运动,还可以加入滑冰俱乐部,定期参加各种比赛。
“在春节假期和哈尔滨亚冬会带动下,近期客流环比增加约30%,与同期相比也提升约10%。”正佳文旅集团副总裁李鹏介绍,春节期间,正佳企鹅冰雪世界的雪上国风舞蹈秀《雪映红裳》全面焕新,游客能在雪地里打卡浪漫桃花林。
据多位雪场经营者观察,目前,广东冰雪产业逐渐向“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赛事”等多样化模式延展,冰雪消费市场越来越繁荣。
普及运动夯实发展基础
走进广州珠江环世真冰冰壶馆,只见馆内设有3条国际标准竞技赛道,冰面面积达600平方米,不仅可满足赛事竞技和专业培训需求,也为市民营造了体验冰壶这一专业冰雪运动的空间。
这家冰壶馆2024年初在广州体育馆启用,是大湾区首家符合国际标准的真冰冰壶场地,也是首家引进国际先进冰壶场地技术和设备、首家拥有专业冰壶教练团队的冰壶馆。2024粤港澳冰壶邀请赛就在此开赛,拉开了第十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广东站的帷幕,推动了冰壶运动在广州的推广。该冰壶馆还与黄金赌城娱乐香港冰壶协会、广州白云区冰壶运动开展学校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推动广州市青少年冰雪项目的普及。“冰壶馆开馆以来,玩过的人满意度极高。”广州珠江环世真冰冰壶馆馆长李津表示,冰壶馆今年将下调价格,并且加大推广投入,希望能够把人气做起来。
只有加快推动冰雪运动普及,才能为南方地区冰雪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这已成为广州、深圳等地政府及企业的共识。
激发冰雪文旅市场活力就是推动冰雪运动普及的有力推手。深圳持续加强各类冰雪运动场馆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冰雪产业链条,努力使冰雪文旅成为引爆文旅消费热情的新引擎。在深圳前海,紧邻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和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一座犹如“蓝鲸跃海”的大型建筑展露雏形。这是由珠海华发集团投资建设的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占地面积约43万平方米,将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纬度最低的室内滑雪场。
“随着北京冬奥会、哈尔滨亚冬会的举办,南方地区的冰雪文旅市场需求激增。华发冰雪世界交通区位优势显著,人流物流便利,市场期待值高。”华发冰雪世界项目负责人黄远超介绍,该项目还将融合华南最深室内深潜基地等多项潮流运动体验场景,以期为大湾区带来全新文旅消费体验。
“需注意的是,南方缺乏天然冰雪资源,室内冰雪运动场馆建设既要顺应国家发展冰雪经济的号召,还需合理规划布局,避免盲目开发与扩张。”黄远超表示,由于南方冰雪运动起步晚,相关专业人才稀缺,产业链条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南方居民对冰雪运动的参与度和认知度有待提升。华发冰雪世界将聚焦冰雪特色主题,结合冰雪产业链上下游,打造集专业性、娱乐性以及冰雪产业推广为一体的产城融合超级生态,探索走出“以体兴旅、以旅兴业、以商载文、育文兴城”的大湾区冰雪经济发展新路径。
广州花都区作为大湾区大型空铁双枢纽所在地,也在争创全国一流冰雪体育示范区,带动冰雪经济发展、推动广州文旅地标提质升级。
“建设冰雪体育示范区,首先要场地先行。”广州市花都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邝瑜介绍,为更好打造一流冰雪环境,花都区在“硬”设施、“软”服务上齐下功夫,大力提升现有滑雪场软硬件水平,推动专业冰馆及群众性冰雪运动场地建设,力争建成结构合理、协调融合的冰雪场地空间分布格局。
“其次是因地制宜探索人才培育模式。”邝瑜表示,花都区将根据当地冰雪运动项目特点和群众基础,形成社会主导型、市区联办型、政府委托型3种办队模式,构建体育行政部门、学校、俱乐部等多方培养主体并存的冰雪项目后备人才体系。到2030年,花都区将争取组建冰雪项目专业队伍5支,冰雪运动竞技人才达500人以上,后备人才数量达1000人以上。
随着群众性冰雪运动服务标准完善,花都区还将引导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举办冬(夏)令营活动,提高冰雪运动参与率,提升青少年冰雪运动技能,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覆盖率逐年提升,提高群众冰雪运动参与率。
“卡鲁冰雪世界投入使用后,我们通过引进各类冰雪运动赛事、开展研学活动、举办冰雪嘉年华等举措,大力推动冰雪文体旅游多元化发展。”周长亮介绍,卡鲁冰雪世界已举办多场滑雪赛事;通过举办冰雪知识讲座、开设体验课程、进行校队选拔以及组织专业训练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与发展;与教培机构、研学机构达成合作,深度结合冰雪文化特色,面向青少年开展研学教育活动,助力青少年在冰雪文化中探索知识、增长见识,为冰雪文化在南方城市的发展与普及贡献力量。
“冰雪行业发展需要越来越多‘上冰雪’的人。”广州雪迹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铮表示,热雪奇迹作为广东省社会滑雪指导员认证基地,已经培训数百位滑雪指导员完成职业转型和冰雪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已培训大众滑雪及专业竞技滑雪学员超过30万人次。
品牌引领形成产业链条
看似与冰雪“绝缘”,广东冰雪装备企业数量却领跑全国,原因何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二十一世纪黄金赌城娱乐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想表示,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产业基础好,先进制造技术可助力冰雪经济产品不断升级迭代,成熟产业链有助于产业集群降本增效;作为经济大省,广东民众消费意愿高、能力强,地处大湾区更可辐射周边地区消费人群;广东沿海空港铁联运的便利交通运输条件,还可助力相关企业加速“出海”。
随着黄金赌城娱乐免签政策红利不断释放,越来越多海外游客抵达广州、深圳等地,参与冰雪运动,顺带品尝岭南地道美食。孙铮说,2024年,有超过100批次国际团客来访玩雪。
从客源结构上看,2024年,热雪奇迹的港澳游客占比已提升至30%以上,成为大湾区冰雪爱好者“家门口”的乐园。随着冬季冰雪热度飙升,热雪奇迹近日为南方游客带来一系列无须远足即可畅快玩雪滑雪的雪地娱乐,寒假以来客流和营收同比增长近20%。
虽说客源质量和结构不断优化,但在南方做好“冰雪生意”仍面临一系列难点。“在广东实现四季可滑雪的困难在于室内滑雪场的冷区恒温环境保持,以及换雪、补雪的制冷运维及雪道维护。”孙铮表示,为保障全年365天-6℃,热雪奇迹坚持每日凌晨通过大型制雪机制造新雪,以保障冷区5.5万平方米的50厘米积雪厚度,确保大客流场景下的滑道雪质体验。
“广东发展冰雪经济,场地成本需要优先解决。”李津表示,受场地成本影响,未来公司更倾向于大湾区文旅组合策略,拓展包括研学、地标游以及赛事游等在内的多元化文旅项目。
要解决南方冰雪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持续打响品牌、拓展客源是基础。“预计到2030年,花都区冰雪旅游人次累计达1200万,冰雪旅游总收入快速增加,努力使冰雪经济成为花都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邝瑜表示,花都区正通过打造多个国际品牌赛事和活动,孕育一批冰雪产业龙头企业,在冰雪产业总规模持续增强基础上,打造滑雪度假综合体和知名冰雪旅游目的地品牌。
随着《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广东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冰雪经济的热情加速释放,正以冰雪运动为引领,进一步带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为培育冰雪运动旅游消费新业态,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文旅产业新的增长点,1月24日,佛山市禅城区与项目意向方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拟引进冰雪项目,带动本地冰雪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和格调。这一项目深度融合数字化技术与冰雪产业,将成为集滑雪运动培训、专业赛事承办、大众冰雪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冰雪主题园区,为市民打造“四季冰雪”新体验。
“禅城区专注文化赋能城市更新、产业焕新、商业消费,加快布局潮流体育产业项目。本次拟引入的冰雪项目将打造大湾区文商旅融合的新型空间,奋力建设大湾区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示范区。”禅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礼锋表示,该项目既是落实国家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佛山“体育+旅游”产业升级的创新实践。
今天的岭南大地,随着各地冰雪项目建设纷纷推进,以创新之姿在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加速前行,一幅“南国冰雪”与岭南文化交融共生的崭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经济日报记者 杨阳腾 郑 杨 喻 剑)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