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河北围场:“灵芝仙谷”现身塞罕坝

2025-02-24 13:25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欣)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河北围场:“灵芝仙谷”现身塞罕坝

2025年02月24日 13:25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刚刚过去的春节,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镇八十三号村村民何水龙一直在新修的千米木栈道上巡逻,守护着他参与种植的500亩仿野生栽培灵芝。何水龙说:“过年就在灵芝仙谷守着了,离家近,干啥都不耽误。”

  哈里哈镇是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遴选确定的第四批河北省乡村旅游重点镇,辖区内的八十三号村是紧邻塞罕坝林场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木兰围场十里画廊灵芝仙谷项目就在这里起步建设,八十三号村以村集体林地入股。

  该项目由河北实科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河北实科)投资承办,公司从事新能源发电、智能农业管理、食用菌种植加工等业务。项目主要分三期建设,总面积为1万亩。通过种植加工一体化生产,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7亿元。

  截至2024年底,该项目第一期建设结束,已成功栽培500亩林下灵芝,修建1000米深山栈道,硬化油漆路1300米,整理2000米河道,治理2万平方米边坡。

  “这是我们首次将大棚人工种植灵芝转变为仿野生栽培灵芝。”河北实科技术总监鲍凤喜说,八十三号村落叶松林海拔在1300米左右,每年五月到十月的平均温度在12摄氏度到30摄氏度之间,水分保持在60%左右,十分适合仿野生栽培灵芝。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特色产业股股长李林介绍,仿野生栽培灵芝是近年来兴起的林下种植经济模式,具有基础设施投入低、栽培容易、管理简单、生境回归等优势。同时,仿野生栽培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空间环境,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是一种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模式。

  “条件好、项目优,利好因素交织。但是项目建设之初,问题还是不少。归根结底就是人、财、物的难题。”哈里哈镇人大主席王建坡掰着手指总结:“一方面,村民对村集体的林地流转存疑,包括流转归属权、价格、后续安置等问题。另一方面,交通状况不佳,通往山谷的道路狭窄且坑洼难行。同时,公共设施严重匮乏,缺少排洪沟和电力设施,谷内废弃物堆积成山,临时采石场沦为垃圾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摸清实际情况后,哈里哈镇党委召开会议分析研判问题解决的“突破口”,结合机关干部包村制度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县镇村三级合力,政企民三点齐发。2024年3月5日,八十三号村相继召开了村两委工作会议、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大家一起算村集体经济林引进“灵芝仙谷”项目的“经济账”——结果是能让村民的年收入从2000元提高到4万元,仅此一条,大部分村民就都同意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当月,河北实科机械设备驶进项目现场,挖掘机、装载机、水车等设备同时开工。

  “就垃圾一项,我们每天七辆车,拉了十天。”“灵芝仙谷”项目管理员宁桂华说,通过县内协调,1680立方米的垃圾被运送至围场静脉产业园垃圾发电站,解决生活垃圾的同时,实现了“垃圾”变能源。不到两个月,水通、电通、路通、通讯通与平整场地的“四通一平”变为实际。

  翻开村级土地流转档案,村集体流转土地所挣的租金、村民当地就业所挣的薪金、企业利润所得的分红,一笔笔、一户户都详细记录。八十三号村党支部书记戴立军解释:“‘一地生三金’就是企业盈利、集体提收和村民富足。”

  “种灵芝平均一天能挣160多元,挖坑、栽种菌块、覆土就这么简单几步,54岁了,只能干点轻松的活儿。”何水龙说,今年是他第一次种灵芝,工作地点就距离他家1000米。

  哈里哈镇党委书记李树军说:“从项目筹备到第一批灵芝产品上市,一共用了305天,我们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见效,目前已实现收益1200万元。”

  “到2027年,我们规划种植灵芝面积将达到1万亩,同时还会发展‘灵芝+旅游’‘灵芝+光伏’等产业。”河北实科董事长纪艳雪说,灵芝全产业链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实现菌类种植加工、旅游观光、休闲康养、培训研学四种业态融合一起的综合产业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