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服务切入点
民营企业是江苏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江苏各地聚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任务,通过找准服务切入点,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海安市司法局局长谢志军介绍,海安市通过指导和监督行政执法部门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优化监管方式,确保服务有力、企业有感。同时,针对不同行业行政违法风险点,海安还编制行业性“1+N指导清单”,实现企业规范经营“一本就通”。
“2024年,海安全市涉企行政违法行为发案率降幅明显,稳企安商法治环境更加优质。”谢志军说。
开展一次实地走访、填写一张记录表、提供一次法律服务……每季度第一个工作周,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检察院“检察护企”工作专班小组都会对辖区内10余家重点企业开展走访“回头看”。
“按照检察护企要求,我们第一时间搭建护企平台,解决‘谁来服务’问题。”洪泽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居宁超说,结合洪泽检察实际,该院建立健全护企服务组织,成立服务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服务园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建设。
走进洪泽区检察院检察护企工作专班办公室,14项重点工作举措任务分解图映入眼帘。围绕重点举措,该院将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到具体部门,明确牵头负责人。同时,通过出台一揽子方案、办法和计划,统筹做好护企工作。
洪泽区检察院还通过开放日活动,以舞台剧表演形式向企业家代表们以案释法,解答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问题。
“这种普法方式很新颖,干货满满,容易接受。”江苏源涌新材料有限公司企业代表孙燕说。
法治护航是民企发展“最硬核的底气”。在法治保障层面,江苏省近日印发的江苏省政府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中,《江苏省民营企业权益保障条例》排在第一位,从立法方面对江苏民营企业予以平等保护和规范发展,确保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薛海燕 蒋 波)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