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点发展低空经济
美团无人机香港首条配送航线筹备工作基本完成,顺丰无人机计划将为离岛地区居民配送药物等,中华电力公司试点以小型无人机超视距飞行巡查输电塔和电缆……香港特区政府近日一口气公布了38个低空经济“监管沙盒”试点项目,涵盖紧急救援、物流配送、维修和安全检查、低空基建设施等多个领域,标志着香港低空经济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在2024年《施政报告》中宣布成立“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工作组去年11月上旬召开首次会议,到首批试点项目于今年3月推出,时间只有4个月,展现了香港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的紧迫感和高效率。
香港独特的城市面貌决定了“向天空要空间”的刚性需求。香港是全球楼宇密度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无人机在交通监控、楼宇巡检等领域优势独特,可以缓解地面资源紧张的问题。同时,香港的山地占比超60%,离岛众多,陆路和水路物流效率低、成本高。无人机配送可解决离岛药品运输、景区物资补给等痛点。
38个项目先行先试,为香港低空经济发展探路试航。参与试点的项目将会突破香港现行法律下的载重限制以及不得夜间飞行、不得超视距飞行等限制,积累数据和经验,为后续的法规修订、基建配套、应用推广等提供依据。就无人机跨境应用方面来看,试点项目还将验证香港与内地相关的程序和沟通机制,包括但不限于清关、出入境及检疫安排,这将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低空网络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香港具有发展低空经济的丰厚科教资源。培育了大疆无人机的香港科技大学是“监管沙盒”支持机构之一,并入选首批试点项目名单。今年1月份,香港科技大学成立低空经济研究中心,汇聚来自人工智能、工程设计及商业领域的顶尖学者,以促进低空经济生态系统的发展。香港理工大学已经设立全球首个低空经济硕士课程,将于今年秋季招生。可以预见,随着试点项目的扩展深化,香港会涌现出更多低空经济研发成果。
试点项目还将强化香港参与低空经济标准制定的话语权。香港特区政府正在检视现行的民航法例和规管制度,目标是在今年第二季度内向立法会提交第一阶段的修例建议,扩大现行《小型无人机令》的规管范围,涵盖重量介于25公斤至150公斤的无人机。相关部门也将研究为重量超过150公斤的“先进空中运输系统”和载人无人机制定新的专用法例。
查阅试点项目清单可以发现,试点项目的申请者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合作联动,其中既有驻港央企与香港公共服务部门的携手,也有内地民营企业与香港高校、医疗机构的互动。也就是说,试点项目带来的不仅是无人机一个行业的发展机遇,也是多个关联产业的繁荣和民生福祉的改善,让香港市民“看得见、摸得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成果。
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香港本身就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低空经济的发展将为香港再添新羽翼,打造全方位物流优势。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亮)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