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探索托育服务发展新模式 “小小孩”的照护难题有解了
“妈妈来啦!”下午5点半,广东省深圳市市民王莹(化名)从老师手里把儿子小久抱入怀中。
生下儿子时固然喜悦,但紧接着,“孩子咋带”这个问题让王莹夫妻犯了难:夫妻俩工作繁忙,双方老人年事已高,请育儿嫂经济压力大……
工作与家庭的冲突如何化解?在深圳这座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2.5岁的城市里,不少年轻父母面临着同样的烦恼。
为满足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的刚需,深圳市全面落实“优化养老托育市场发展环境”综合改革试点要求,聚焦普惠托育,不断增加托位多元供给,破解“小小孩”的照护难题。
坐落于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高发社区深云村小区的深业幸福家托育园(以下简称“深云村托育园”)于2024年9月开园,就建在王莹上下班的路上。“这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王莹说。
深云村托育园共有41个托位,建设运营方是深圳市幸福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幸福健康集团”)。深圳幸福健康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胡月明介绍,为了更好引导全市托育事业和产业发展,2021年,深圳市国资委依托深业集团组建了深圳幸福健康集团。
降本增效,探索托育新模式——
深圳地价昂贵,发展托育的一大瓶颈就是场地。成本怎么降下去?
深圳幸福健康集团与全市65个社区合作,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便民设施空间,通过“公建国营”方式,推出嵌入式托育服务。
“嵌”在高发社区民生综合体的深云村托育园,由沙河街道免费提供场地,深圳幸福健康集团负责装修运营。“降低运营成本,可以让利于民。”胡月明说,在此基础上,深圳幸福健康集团还与大型企业、医院等展开合作,帮助用人单位建设运营自办托育园,逐渐探索出老幼共托、医育结合等新模式。
提档升级,推动服务标准化——
“冲奶粉、哄睡等照护细节都有清晰流程。”托育老师谢丽珠从早教机构转行,入园工作不到两年的她已是行家。
“我们积累了多家托育园的运营实践经验,自主研发保教体系,总结出园区运营标准化照护流程。”深圳幸福健康集团托育总监丁灵芝说。
推动普惠托育发展,政策端持续发力。深圳市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从资金保障、场地供给等方面大力支持。2024年,《深圳市普惠托育机构补助暂行办法》出台,按每个托位6000至1万元给予一次性建设(改造)资金补助,并按实际收托数给予每人每月360至1000元的运营补助。
据介绍,2024年深圳新增托位超4.9万个。如今,深圳已有1987家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累计提供托位超过8.5万个。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4日 01 版)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