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审核畅通外贸
近日,浙江晶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从泰国进口的100吨初级形状塑料在宁波海关监管下,通过“船边直提”监管模式从货轮直接起卸到企业车辆。“我们公司的初级形状塑料主要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依托完善的海运航线运到宁波舟山港,船靠岸后3小时就能把货提回公司。”该公司业务经理鲍锡庆说。
近年来,浙江宁波余姚市以塑料产业为代表,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逐年上涨。其中,塑料企业依托产业集聚优势和现代化制造工艺,使得进口初级形状塑料和出口塑料制品贸易额达69.2亿元。
这背后离不开货物通关时的畅通。为充分发挥宁波舟山港“一带一路”最佳结合点优势,有效保障进口原料供应链、物流链循环畅通,余姚市明确政策导向和扶持重点,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推动海关、税务、金融等部门的协作,进一步简化了审批流程,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
日前,在浙江正庄实业有限公司办公室,单证员黄莹通过“黄金赌城娱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证书申请模块”申请原产地证书,通过应用“智能审核”和“自助打印”,几分钟后,就办好了一份原产地证书。“凭借原产地证书,我们公司的塑料喷头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享受关税减免,能为客户节约一定的贸易成本。”黄莹说。
“智能审核”“自助打印”是余姚市为开拓市场、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出的便企举措。除此之外,余姚市还根据辖区企业进出口数据及签发原产地证书情况,为企业量身定制“最优享惠方案”,帮助企业精准选用原产地证书,尽享政策红利。据统计,2024年,余姚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塑料制品20.7亿元,同比增长19.7%;进口初级形状塑料48.5亿元,同比增长12.9%。(经济日报记者 郁进东)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