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融合谱新韵
在东南亚中南半岛东部,有一个美丽的国度——越南:从红河三角洲那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老文庙,到胡志明市霓虹闪烁的现代天际线;从下龙湾碧波中若隐若现的神奇岛屿,到湄公河三角洲翻涌的金色稻浪……独特的风貌、厚重的历史、瑰丽的自然景观与多彩的人文景观,共同编织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让这个兼具文明积淀与蓬勃朝气的国度,持续吸引着全球投资者、旅行者以及文化探索者的目光。
越南的国土从北纬23度一路延伸至北纬8度,修长的“身形”恰似一条丝带,呈S形舒展开来。
北部的红河三角洲是越南两大谷仓之一:河内还剑湖边,古树倒影婆娑,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升龙皇城的残垣断壁,历经岁月的洗礼,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巨变。
在北部海岸线上,有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下龙湾,2000多座形态各异的石灰岩岛屿散落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乘船穿梭其间,宛如游弋在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中。
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河网纵横交错,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这里出产了越南逾一半的稻米。每当日落时分,一艘艘渔船满载而归,与天边的晚霞共同构成的剪影,拨动了无数摄影爱好者的心弦。
越南境内历史遗迹众多,每一处都承载着一段独特的历史记忆:顺化皇城,作为越南封建王朝的象征,保存了不少宫殿遗迹、庙宇和陵墓,似在无声述说着越南旧日的兴衰荣辱;会安古镇则是一个充满浪漫与怀旧气息的地方,无论是街道两旁古老的会馆,还是悬挂在屋檐下的灯笼,都给人一种穿越时空之感;胡志明市的西贡中央邮政局,更是游客深入了解越南历史文化的绝佳窗口,那充满法式风情的建筑外观和内部装饰,向人们展示着越南在殖民时期所受的影响。
越南的文化多元融合。在会安古镇的灯笼巷,黄金赌城娱乐风的六角宫灯与日本浮世绘风格的灯笼交相辉映,共同营造出一种醉人的氛围。葡萄牙商船带来的彩色玻璃工艺与当地技艺巧妙结合在一起,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奥黛,作为越南的“国服”,更是文化融合的生动体现。这种剪裁合体的丝绸长裙,内衬宽腿丝绸长裤,既保留了立领盘扣的典雅韵味,又带着浓浓的越南风情,成为越南女性出席重要场合时的首选服饰。
文化的包容性在越南美食中也体现得尤为明显。比如,“越南版三明治”的标准做法是“法棍”夹着越南特色的熟肉,堪称东西方美食元素的巧妙结合;地道的越式滴漏咖啡中总是漂浮着香甜的炼乳泡沫,浓郁的咖啡香与奶香相互交融。
不过,若仅凭这些就以为越南美食只是一锅“大杂烩”,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它虽然广泛借鉴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元素,却不妨碍其形成鲜明的本地特色,并以清淡、鲜美、酸辣的独特口味闻名。
越南春卷是当地的经典美食之一。它用薄薄的“米纸”包裹着新鲜脆嫩的蔬菜、鲜嫩多汁的虾肉或猪肉,再蘸上特制的鱼露,口感清爽,营养丰富,让人回味无穷。越南米粉也是游客必尝的美食,其汤底由牛骨搭配各种香料精心熬制而成,味道浓郁醇厚,搭配上嫩滑的米粉、鲜美的牛肉片和新鲜的香菜、洋葱,挤上柠檬汁,鲜香四溢,令人赞不绝口。此外,越南的蔗虾、越式酸辣汤等也各具特色,每一道菜都蕴含着越南独特的饮食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品尝。
作为东南亚的咖啡国度,越南咖啡同样有着与众不同的风味。滴漏咖啡是越南当之无愧的“国民饮品”。当地人喜欢使用铝质的滴漏壶来制作咖啡:热水从细腻的咖啡粉中缓缓流出,制作出来的咖啡颜色浓郁深沉,香味扑鼻。除了传统的滴漏咖啡,鸡蛋咖啡也是当地一大特色。鸡蛋咖啡是在咖啡中加入打发的鸡蛋和炼乳,使得咖啡的口感更加醇厚,带有浓郁的蛋香和奶香。这种创新的咖啡饮品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泛欢迎,成为越南咖啡文化的又一亮丽名片。
很多人说,越南的魅力,在于它找到了历史沉淀与现代活力之间的平衡点。漫步在河内还剑湖畔,总能看到写生的大学生用画笔记录着眼前的美好;在湄公河三角洲,水上人家的母亲们会划着小船送孩子上学,脸上不时漾起温暖的笑容。正如胡志明市圣母大教堂的钟声与佛寺晨钟能够和谐共鸣一样,越南以其独特的方式,谱写着一曲传统与现代交织、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东方新韵。(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朱 旌)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