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志:生涯教育是让每个孩子更好地成为自己
2017年起,全国高考采用“3+3”模式,不仅如此,大多地方2018年起高一开始选科,部分地方试行高一选专业。2016年江苏部分城市已进行试点推广,但绝大多数高一学生不会选科、选专业。
如何正确选好自己的专业呢?
事实上,早在2012年,上海市教委就已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生涯规划教育(沪教委<2012>67号),作为新高考改革试点的浙江省也紧随其后,今年4月份,上海市教委再度发声,将生涯教育纳入中学生的必修课。
高考“3+3”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生涯教育”。这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可以解决大学生“混日子,到社会上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的问题。
我是举双手赞成国家进行高考改革。因为自从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以来,基本上没有培养出杰出的社会型人才。我们国家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扎实、创造力弱”的现象,黄金赌城娱乐的学生善于记忆、不善于思考,更不善于创造和创新,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这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更不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更不适应个性崛起的时代。
(图为:赵伟志指导学生做生涯规划)
教育是一个自我认同、自我实现的过程。而生涯教育的策略,正是以培养“服务社会型人才”为主旨,让每个孩子更好地成为自己。只有让每个孩子了解自己,他才会有学习的内驱力。用生涯规划的方程式来驱动孩子进行“自我实现”,不仅符合人性,也符合“发展心理学”,更符合马斯诺“自我实现的需求”。
学生们通过生涯教育规划,清晰地制定目标,不仅可以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成绩,更关键的是,还能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不仅有了“内驱力”,还有了“自控力”,而内驱力和自控力则正是“素质教育”的标准,生涯教育环境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他其实内化的就是他的素质。内驱力是为什么学、为谁学、怎么学,这是学习意识和态度的表现;自控力,则包括他对学习进行目标管控、统筹、归纳等等。
因此,掌握生涯规划,选科选专业的问题就“不刃而解”。这些,按理来说,就是一个学生在他的学习生涯时期就要锻炼的思维模式和综合能力。
我在青少年精准生涯规划这个领域已经从事了将近二十年。我在帮助全国一些学校做教学改革、在社区做家庭教育介入的这个过程中发现,生涯教育针对那些接近辍学边缘的学生,尤其是针对“潜优生”(也就是学习成绩曾经优秀过,现在忽高忽低),效果立竿见影,非常有效。同时还发现,越来越多有意识、有远见的家长和老师,尤其是懂教育的父母已经开始帮助孩子做生涯规划或学涯规划。这些父母他们不仅是看到成绩,更看到将来。孩子们只有为自己而学的时候,他才有动力去学,才会学得轻松,也才会更容易成才。
2017年8月,山东省已开始试行《高中生涯规划》教材以此推行生涯教育。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涯教育利国利民。从家庭教育的角度、从教师培训的角度,生涯教育一定要形成一个大的社会氛围,让家长们形成共识,再也不能用老办法、旧经验去解决今天的问题。
(责任编辑: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