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教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送娃上学家长分六类,看看你是哪一类?

2019年03月24日 08:24   来源:经济日报-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   

  娃今年读一年级,就读的小学在一条挺宽广的马路边上,平时就车水马龙,到了上下学,很堵很堵。只要我在北京,都会送他上学,走着十分钟,距离正好,路上有许多同行送娃者。

  每天早晨的七点半到七点四十五,学校门口繁忙得很,校长带着几个老师在门口迎接,和每个学生笑脸相迎,挥手问好。警察带着保安警惕地注视着周围情况,为孩子们保驾护航。

  高一点年级的学生一般自己上学,但低年级的都是由家长送,有步行的、开车的、骑两轮电动车的、开三轮车的,有父母送的,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送的。所见所闻多了,就能很清晰地感觉,每天的上学路就是一部当今时代的微电影。

  我总结了一下,送娃上学的家长大概可以分为这几类。

  一是秀恩爱型。这类一般是辣妈配小公主,辣妈穿着时尚,在我还穿着厚秋裤裹着大棉服的时候,人家早就露脚踝,远远地把车停在路边,车上走下来背着鲜艳小书包的小公主,临进校门还要一个小拥抱,再来一句宝宝要加油哦。

  二是虎妈驾临型。这一般是虎妈配颓小子,当然也有狼爸。家长连上学路上的时间都不放过,我好几次边走边听到类似的问答,到底是are还是is?孩子说是are,家长马上说你再想想老师是怎么讲的,颓小子随即改口说是is。还有临时抱佛脚的,你把今天上课要背诵的内容先给我背一遍。临到考试,听到最多的就是家长的交代,一定要认真审题,做完后认真检查,不要提前交卷。

  三是关爱型。这一般是祖孙搭配,临进校门才把书包背在娃肩上,关切地交代,要多喝水,中午吃饭喝点汤,课间做操穿个小马甲,等等。孩子进校门好一会儿了,还在驻足目送。从口音可以判断许多老人都是从老家来的,为了帮儿女带娃,放着农村的宽宅大院或小县城的大房子不住,挤在北京和儿女蜗居。老人有时还会互相聊几句,您哪儿来的,湖北。您哪儿来的,山东。您老伴没跟着过来,过来了,在家看二孙子呢,才一岁多。

  四是提醒鞭策型。在学校不能打架,知道吗。这一般是猛爹对淘娃说的,话中带着威严与命令。妈妈们一般就温柔得多,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不能走神,举手要举得高一些,这样老师才能看见你。更有承诺许愿者,在学校好好表现,晚上带你去吃好的。

  五是扭头就走型。家长骑个电动车,或把汽车匆忙停在路边,火都不熄,将孩子摞下,匆匆一句下午你姥爷来接,然后踩下油门就走,估计上班要迟到了。

  六是佛系型。也见过许多家长和娃一路上不紧不慢地走,说着些有趣的事,开着不咸不淡的玩笑,或者什么也不说,就那么肩并肩拉着手,好像永远不用担心迟到,好像整个世界的匆忙紧张与他们无关。到了学校门口,也只有一句充满信任的byebye,下午见。

  我觉得这个挺好玩,非常的生活百态,于是就把这些类型发到了朋友圈,结果反响还挺好,成为我点赞留言最多的一条。大家纷纷夸赞总结得到位,描述得很真实,还对号入座,我是什么型,你是什么和什么的混合型。

  其实不管是关爱冷暖还是提醒学习,不管是驻足目送还是赶着上班,都是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与期待。像我们这一代人,生于改革开放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从小乡村或县城来到大城市,在这里扎根买房,结婚生子。在我们还觉得自己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孩子。在我们还想再玩一会儿的时候,父母已老去。

  这一代家长曾经是别人眼中迷茫垮掉的一代,是社会担忧挑不了大梁的在溺爱中长大的独生子。如今,大家已是所在领域的中坚力量甚至领头雁,是孩子眼中无所不能的天神,是老人心中的牵挂与依靠。

  大家都在努力奔跑,追求美好,都在用青春与汗水不负时代。也许刚送完娃,就要立马转换身份、切换频道,进入工作状态。送娃的家长和所有其他同样奔跑在路上的黄金赌城娱乐人一样,描绘了这个时代最厚重的底色,奋斗。

  (经济日报-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记者:王胜强)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