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受访者期待中学提供志愿填报辅导
今年河北、辽宁等八省市迎来了新高考。至此全国已有14个省(区、市)完成高考综合改革。在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如何填报志愿?他们需要哪些志愿填报支持?近日,黄金赌城娱乐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wenjuan.com),对165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5.1%的受访者表示填报志愿时自己拿主意,仅42.9%的受访者表示有比较明确的目标,94.6%受访者期待中学提供志愿填报辅导服务。
65.1%受访者表示填报志愿时自己拿主意
张晨静是湖北省2019年的高考生,目前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财政专业,这是她志愿中的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我爸想让我当老师,但我不太想”。张晨静说,虽然父亲性格比较强势,但在志愿填报上,还是由自己来决定,“我比较喜欢经济相关的专业,就选择了财政”。
官晓(化名)是广东省今年高考生。在等待出分的过程中,她和家人就志愿选择进行了商讨,想法有一些分歧,“家长更看重专业,建议我选适合就业的。但我更愿意用同样的分数去更好的大学。另外就是学校的所在地,家里人比较希望我毕业后回来工作,甚至觉得在本地上学就好,但我想去北京、上海等地方,他们觉得北方的学校在南方知名度不高”。
尽管想法不太一致,官晓表示,父母还是会尊重和理解自己的意见,“毕竟去上学的是我,决定权也在我手上”。
调查中,65.1%的受访者表示填报志愿是自己拿主意,24.4%的受访者表示是由父母拿主意。其他还有老师(6.0%)、志愿填报专家(2.7%)和朋友(1.2%)等。
“基于我的观察,很多前来咨询的家庭都是父母带着孩子一起,甚至有的只有父母来,这说明家长在志愿填报过程中过度参与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副教授丁延庆分析,有包办孩子志愿填报倾向的父母,通常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能力进行选择,但问题在于家长也未必具备专业性,只是基于自己的认知来替孩子做主。
“很多家长对大学是缺乏了解的,他们按照自己的社会经验和认知来替孩子选择。很多父母特别重视‘饭碗’和稳定,就会导致他们认为孩子读书就是为了找工作、养活自己,这也成为很多家长在孩子志愿填报上的唯一关切。” 丁延庆认为,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来选择志愿,没有立足于让孩子成为一个接受良好教育、有丰富内涵的人。实际上从择业的角度看,如果在大学能够学有所成,个人专业技能、素质得到提升,毕业的出路都会比较好。“因此,我建议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应该以孩子为主导。孩子不仅要参与进来,还要积极地主导自己的人生选择,学会决策,为自己的前途未来负责。志愿填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自我教育过程,家长要克服包办的思想,充分调动起孩子的主动意识”。
94.6%受访者期待中学提供志愿填报辅导服务
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张晨静上网搜集了很多信息,也通过大学官网了解了专业信息,“我们中学来宣讲的高校很少,没有985院校,更多的是普通的一二本,甚至专科。”张晨静说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自己选定了现在的学校,觉得在湖北省有名,而且学风好,“第一专业就挺稳的,其他的根据兴趣、专业强弱来排”。
调查中,42.9%的受访者表示有比较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想学什么,33.1%的受访者收集各类资讯,权衡后填报志愿,还有31.3%的受访者对院校和专业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也有不少受访者对填报志愿表现出了困惑。调查中38.6%的受访者表示填报志愿时家长亲戚全都出主意,不知道听谁的,32.7%的受访者表示一头雾水,凭着感觉填。其他状态还有:不太理解院校专业,凭感觉选(29.3%),信息混杂,无法辨别哪些对自己有用(21.1%)等。
家住天津的张芳最近正在帮外甥参谋志愿,她发现有很多专业名称相近,但学习的内容有挺大差异,需要仔细辨别,“比如金融学和金融工程,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等”。
张芳觉得虽然现在有很多热门专业,但不一定要追热门,“社会发展变化很快,可能现在热门的专业,等到毕业后就不是了。关键还是要看兴趣,有兴趣了,哪怕是一些冷门专业,也能学得好,有好出路”。
作为广东省第一批新高考的考生,官晓感觉,现在有的中学在选科上,给予学生的指导还不够,“高一选科时有的同学选了历史、化学、生物,但后来发现这样的组合可选的专业范围小,还得再改科,就浪费了一些学习时间”。
“另外,我觉得大部分高中生是没有什么专业选择意识的,基本只想着怎么提高分数,导致选专业时一头雾水。”官晓希望,在中学阶段多培养、挖掘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更有目标地进行科目选择。
数据显示,94.6%的受访者期待中学在志愿填报上给予辅导。
“从高一开始就要选择科目,这就和大学选择专业是相关的了。建议在这个过程中遵循自己的兴趣、特长。”丁延庆认为,高考志愿填报是学业生涯规划的一个环节,如果在填报志愿时没有方向,就说明对职业生涯也是缺乏规划的。他认为,随着新高考的推行,有必要在中学阶段就“前置生涯规划”,“在家庭中,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畅想未来,在愉快的聊天过程中思考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然后再进一步细化目标。在做规划的时候,可以思考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过怎样的人生,从而来选择想要学习的专业。这个过程不用非常复杂,规划也不一定非常精准,可以留有一定的变化空间,在未来不断细化。但早作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有了规划目标后,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动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山 实习生 黄馨瑶 来源:黄金赌城娱乐青年报
(责任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