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容忍年轻人“试错”式找工作
请容忍年轻人“试错”式找工作
我认识一个本科毕业生,工作了3年,一直在换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在银行,干了不到一年,他感觉生活“一眼望到头”,不仅晋升机会几乎为零,收入也不高,于是,跳槽到另外一家银行。收入虽然高了,可是辛苦了很多,几乎每天都要到晚上8点左右才能下班。前段时间,他边工作边忙着参加公考,笔试成绩虽名列前茅,面试却被淘汰。最近,他又加入了事业单位的招考中。
这个毕业生的经历并不是孤例。从一些报道中可以看到,近些年来在辞职这件事上,一些年轻人表现出惊人的行动力。诸如“裸辞”“一言不合就辞职”“辞职这件小事”“说走就走” 已然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标签。
事实上,这种情况有些国家也是如此。据报道,韩国经营者总协会2016年对全国306家企业进行了“新入职雇佣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青年职员进入公司不到一年就辞职的比重为27.7%,较2014年增长了2.5个百分点。辞职的人中过半表示,辞职原因是“无法适应公司组织和工作”,换句话说,就是受不了“公司文化”。
我注意到,有HR建议,第一份工作至少要干满一年时间,还有的建议要干满三年。要对某一行业、某个岗位熟悉了解,或者掌握某项工作技能,的确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可实际上,现实的复杂性和未知性,会让人作出不同的选择。
在我看来,对不少毕业生来讲,工作的前几年就是个“过渡期”,或者叫“试错期”。从大学进入职场,意味着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身份转变。一方面,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不少学生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用人单位严格的管理制度束缚了这种自由,自然会让很多毕业生感到不习惯、不适应。另一方面,由于天然的信息不对称,毕业生上岗之前不可能对用人单位有全面的了解,只有走上岗位之后才能慢慢感知,不管之前的职业规划有多么的完善,都需要在体验与实践中接受考验。当工作实际与自己的想象不符时,有些人的潜意识并不是去主动“适应”,而是选择“逃离”。
换言之,每个人的适应能力不一样,第一份工作能坚持多久也会不同。我们常讲,凡事贵在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坚持自有其公认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坚持的前提是选择和方向要正确、合适。选择工作和选择恋人差不多,用人单位是千差万别的,如果碰到“三观不合”的单位,一味地坚持无疑是一种痛苦,及早地退出既是一种解脱,也是在给自己重新选择的机会。
而且,选择工作也是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选定了某些工作就意味着你必然要去适应它的强度、节奏和时间安排,甚至要作出一些牺牲。这样一来,“试错”并不是“错误”的意思,它并非毫无价值,也无需用道德大棒“棒喝”。
每个用人单位和工作岗位都会给求职者带来一种认知上的体验,让个人在“尝试”中重新发现和把握自己的兴趣、特长与内心的需求。只是,也没有必要去尝尽三百六十行。要知道,任何工作单位都存在着一定的痼疾和缺憾,“试错”首先就是要打破个人对工作“完美主义”的预期。一定程度上,工作的意义是要在困难和矛盾冲突中去学会面对问题、适应问题、解决问题,职场新人要在不完美中主动反思、转变心态、及时调整、积极适应。
此外,“浅尝辄止”所蕴含的道理大家从小就明白,频繁跳槽的确会丧失对某一项工作内容深入了解和掌握的机会。“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背后更多的是内心的一种浮躁,缺乏定见和定力。虽然说选择工作要听从自己的内心,但是,前提是内心首先要有定见,“试错”的重要意义就是尽快形成定见,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所长和能力,明确自己坚持的目标和方向。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方向的船,什么风都不是顺风,总是摇摆不定只会带来更加地迷茫,只有内心真正稳定下来,才能对工作多一些耐心和坚持。
胡波 来源:黄金赌城娱乐青年报
(责任编辑: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