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副局长家中遇害 18年后曾出家的嫌疑人落网
18年前,德阳26岁的谢某某在家中被杀,成为轰动一时的案件。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26岁的他年轻有为,是德阳市国税局某分局副局长;二是因为警方虽然花了大力气,案子却迟迟未能告破。
18年后的今年7月,犯罪嫌疑人周某廷终于被警方抓获。案件背后鲜为人知的情节陆续浮出水面,譬如:素无恩怨的副局长为何会成为他的目标?18年的逃亡生涯中他为何会出家当和尚?身负命案的他又为何会长期陪在母亲身边?
7月15日,德阳警方向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通报了相关案情,而周某廷也在这一天被检察机关正式批捕。
失意者要做“大事”选定带花园的房子
今年55岁的周某廷是德阳市罗江区人。早年,他从技校毕业后成为一名车工。工作一两年后,他决定下海闯荡。然而,现实给了他无情的耳光,无论是卖毛线、衣服,还是当销售经理、期货经理,抑或是借钱、抵押房产贷款注册公司卖音响,几年间,虽涉足多个行业,但他无一成功。
失败不仅让周某廷负债累累、朋友离散,还让他心生怨念。“作为失意者,他的心理开始扭曲。”办案民警说,周某廷决定做点“大事”,弄点钱东山再起。所谓的“大事”,便是盗窃或者抢劫。作出决定后,周某廷便四处踩点,主要目标是官员和有钱人。
一次踩点中,周某廷发现了一座带有花园的住宅。后经打听,得知是德阳市税务局的宿舍楼。“这座房子看起来比周围的档次高,他觉得住户应该比较有钱。”民警说。
而这座住宅的主人,正是时年26岁的德阳市国税局某分局副局长谢某某。
凌晨家中遭遇抢劫 26岁副局长不幸身亡
选定目标后,周某廷开始准备作案工具。“我当时看了一些破案方面的书和电视剧,里面就提到很多工具。”他用准备的工具做试验:绳套之类的不好用,就用铁环穿在绳子里做成绳梯;因为电击枪不方便携带,就用电警棍改成电击枪。
这样周密的思维、强大的动手能力,让民警也感到吃惊。“这和他车工的经历分不开。”民警说,而且周某廷心志坚定,整个过程中没有动摇,“他觉得自己走进了死胡同,这个事情非做不可。”
2002年4月5日凌晨,37岁的周某廷带着工具,来到那座带花园的住宅,观察后翻进围墙。而此时谢某某还未睡觉,两人在后门正面遭遇,随即发生激烈搏斗。谢某某身中数刀,流血过多而亡。
搏斗中,周某廷也受了伤,但他仍在屋内搜寻了一通,几乎一无所获后才仓皇逃走。
躲过侦查躲不过心劫 凶手出家做了和尚
当天凌晨2时许,警方接到报警后赶赴现场。此时,周某廷已逃之夭夭,而这一消失就是18年。
民警分析,该案件一直没能侦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当时的刑侦技术相对比较单一,无法确定嫌疑人的姓名、长相等信息;二是嫌疑人此前从未有过案底。
那周某廷去了哪里?据其事后交待,深夜作案后,他去了姐姐家,因为途中几乎没遇到行人,衣服上也没多少血迹,一路上都没引起怀疑,就连其家人也不知道。三四天后,周某廷左胸的伤口有点发炎,便谎称看朋友,到成都找了个诊所包扎、开药。
从成都返回后,周某廷又住进了姐姐家,直到2006年前往成都一寺庙剃度出家。据其事后交待,出家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因为自己杀了人,感觉做了伤天害理之事,想要忏悔赎罪;另一方面因为长期无所事事,遭遇不少人的冷眼,“看破红尘,没什么留恋了。”
“出家之后,我就尝试忘却一切,一心扑在学禅、学佛上。”周某廷告诉民警,2007年师父圆寂后,他还常到全国各地云游参学。
思念母亲陪伴在侧平日深居简出不上街
然而,在看似与世无争、闲云野鹤的生活中,身负命案的周某廷却一直如芒在背,“强行不去想,却又常常想起。”
2012年的一天,因为念母心切,周某廷回了一趟德阳。因看到母亲身体差了许多,又看到她和嫂子关系不睦,当母亲让周某廷留下来时,他当场就答应了。
母子俩租了个房子住下。从2012年到2018年,期间搬了几次家。“担心暴露自己的行踪,周某廷一直深居简出,就连买菜都不敢上街。”民警说,因为没有案底,加之一直没有工作,周某廷在2018年时,还申请到了一套公租房。
没有收入,周某廷就靠母亲的养老金度日。他陪在母亲身边,每天的日常都是读书、写字、打坐,基本上和外界没有交际和来往。
当年证据得出新信息 案发18年后终落网
据办案民警介绍,案发18年来,尽管民警换了一拨又一拨,但案件的侦破工作从未停止。2020年,公安部部署命案积案集中攻坚行动,该案被定为省督案件。
随着各项新技术的应用,当年现场提取到的证据,被分析出了越来越清晰的指向性。今年3月,德阳警方分析出重要线索,并再次成立专案组,对上千人展开摸排。德阳、绵阳、攀枝花……办案民警分赴六七座城市,嫌疑人范围逐渐缩小。
7月1日,周某廷终于浮出水面。为了不打草惊蛇,民警在公租房小区外蹲守了一天一夜,最终于7月2日下午在周某廷位于18楼的公租房内将其抓获。“被抓时,他还在写毛笔字。”办案民警说,周某廷交待,这是为了静心,“他说,这么多年来,他没有刻意藏匿,就是以这种状态,等待着随时被抓。”
至此,18年前轰动一时的命案,成功告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王攀王祥龙
(责任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