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石宗源:努力开创贵州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新局面

2010年08月13日 16:42   来源:新华网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推进贵州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

(2010年8月5日)

贵州省委书记 石宗源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文化建设是黄金赌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黄金赌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绩,从黄金赌城娱乐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全面分析了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深刻阐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必须抓好的四项重点工作,高屋建瓴、总揽大局、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促进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制定“十二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规划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们一定要把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十分重大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贵州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良好的文化条件、舆论氛围。为此,我们要紧密结合贵州省实际,进一步深化对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进一步深化对加强贵州省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一是加强文化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实现的历史性跨越,既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全省各族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跨越,又包括文化建设、提高全省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跨越。我们务必顺应时代的要求,更加注重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在着力推进经济、科技等“硬实力”迅速提升的同时,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努力实现全省总体实力和综合竞争能力的跨越提升。二是加强文化建设是加快贵州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实践充分表明,文化产业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和突出特点,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贵州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只要牢固树立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不等于文化发展就必然滞后的观点,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突破口,善于在市场化、产业化、科技化上率先突破,就能把文化资源变成现实财富,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贵州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随着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将不断增加,文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我们只有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加强文化建设是巩固发展全省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内在要求。精神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当前,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也有诸多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能否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大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精神状态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通过推出更多体现时代特征、具有贵州特色的精品力作,继续开展好“多彩贵州”等活动,大力弘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充分发挥文化塑造和培育精神的巨大作用,不断增强全省各族人民群众的志气和信心。

    (二)进一步深化对加强贵州省文化建设紧迫性的认识。贵州省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西部省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对落后,文化发展不仅与东中部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而且也落后于毗邻的四川、云南、广西、重庆等西部省份。这主要体现在:一是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文化单位散、小、弱状况还普遍存在,文化市场空间巨大但仍有待开发,缺乏拥有较强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还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二是文化产业实力较弱。多数国有文化单位(企业)活力不足、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快但规模较小,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但市场竞争力较弱,文化与旅游结合虽有成效但在深度、广度上仍需加强,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力度还要加大。三是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近几年来,随着贵州省文化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和文化产业不断发展,文化领域管理人才和从业人员的规模不断扩大。但也要看到,“高、精、尖”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仍然较少,尤其是既懂文化发展规律又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既善于谋划艺术生产又熟悉市场运作和科学管理的高层次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极为匮乏,人才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影响和制约贵州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进一步深化对加快贵州省文化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创新的认识。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黄金赌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充分表明,谁改革创新意识强、行动快、力度大,谁就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活力、赢得市场、快速发展。贵州省大多数文化单位,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机制不活、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必须加快推进改革创新,从根本上破除不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贵州省文化生产力。一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省工作大局服务,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确保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不放松,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确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改变。二要注重从贵州实际出发。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实力比较小,文化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多数承担改革任务的国有文化单位,虽占据相对多的文化资源,但实施改革走市场的思想准备依然不充分,加之文化领域的改革涉及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的特殊性,使得贵州省文化体制改革面临一系列问题和困难。因此,一定要把中央精神和贵州省实际结合起来,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要求,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三要把握改革的基本思路。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两轮驱动,两翼齐飞。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

    二、以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努力开创贵州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当前,全国文化改革发展形势迅猛,东部和中部不少省(区、市)已经基本完成了改革的各项主要任务,转为集中力量推动文化发展上来,尤其是在推进文化产业跨区域、跨行业整合和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上迈出积极步伐。贵州省2006年尤其是2008年4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以来,不断加大力度,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甚至在个别地区、一些领域和环节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总体上讲,改革推进的深度、进度、广度和发展的规模、质量、水平,与全国和多数省(区、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等领域的改革多数处在探索转企改制的阶段,尚未形成更多真正的合格市场主体,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改革进展缓慢、欠帐较多,改革发展的时间十分紧迫,任务依然繁重。我们一定要以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努力开创贵州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的新局面。为此,必须重点抓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如期完成,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加快推进贵州省文化体制改革,一定要抓住重点、集中攻坚、全面推动,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这里强调三项重要任务:一是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要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大力推动中央明确必须转企改制的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电影发行放映、影剧院(场)、党报发行、省级广电网络中心以及电视剧制作机构等单位的转企改制,真转真改,不走形式主义,不搞翻牌公司。省和各市(州、地)已经启动实施改革或正在办理完善相关改革手续的单位,要加大力度尽快完成任务,努力培育打造合格市场主体。通过整合资源,在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发行等方面积极探索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整合,组建系列集团公司,做强做大文化企业。二是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剥离转制后保留事业性质的单位以及公共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等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力度,引入竞争机制,激发生机和活力,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尤其要积极探索基层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整合使用途径,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优化服务质量,真正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作用和效能,决不能重复建设、形同虚设、挪作他用,甚至流失。三是积极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贵州省新闻出版系统在管办分离、局社分开方面做得较好,广播电影电视、文化艺术系统都要借鉴并积极探索,力争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进一步加大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力度,探索整合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执法资源实现统一执法,全面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任务,切实扭转贵州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相对滞后的状况,有效发挥市场监管作用,真正实现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

    (二)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提升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贵州省文化资源尤其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就必须谋划实施一批文化项目,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壮大贵州省文化产业的规模。这里我强调三点:一是以规划为龙头,合理谋划和布局文化项目。要紧密结合贵州省实际,科学合理地编制好“十二五”文化发展专项规划,认真谋划一批文化产业园区项目、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包括文化旅游项目、一批文化惠民工程项目和一批重大文化场馆建设项目。省委宣传部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抓紧与省发改委衔接,通过深入调研、积极谋划、科学论证,使一批质量较高的文化项目列入省的“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文化事业项目,要注意结合城乡规划进行科学谋划、合理布局。二是分类分期分批实施好文化项目。要从贵州省实际和优势出发,认真实施好多彩贵州城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积极推进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单位转制后实施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的文化产业项目,大力实施省演艺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同时,要积极扶持一批网游、动漫、广告、出版、节目制作等民营文化项目,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文化发展格局。三是围绕项目的实施,切实在投融资服务、资金扶持上加大力度。积极探索搭建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组建省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公司,探索建立省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建立健全中小文化企业信贷担保机制和银企合作协调机制,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项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随着贵州省经济发展和财政实力的不断增长,全省各级政府要确保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有相应的增加,继续设置省地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确保逐年递增,作为引导性资金促进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省委宣传部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省财政厅及有关金融部门和机构,充分借鉴其他省(区、市)好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认真研究,抓好落实。

    三、进一步加强领导、求真务实,确保贵州省文化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和党委、政府的诸多职能部门。实践一再证明,改革的力度大小、进展快慢、成效如何,关键在组织领导。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的重要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贵州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确保贵州省文化改革发展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一是高度重视。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加强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力度,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要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推动,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推动,分管领导具体抓、毫不松劲地抓。二是齐抓共管。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机构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职能,充实力量。全省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加强对改革发展的协调指导,协调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问题。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制定改革方案,确定改革进度,明确工作职责,具体落实改革任务。涉及文化改革发展的编制、财政、发展改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税务、工商、国土资源等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改革,进一步加大政策配套和支持力度。三是强化考核。组织部门等要认真研究,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工作列为对各级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单位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文化行政部门和相关文化单位,要直接与干部考核及选拔任用紧密结合起来。四是加强督查。当前,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书”是明确的,关键还在于抓好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要牵头组建省委、省政府的专项督查组,年底前对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的工作进行一次专项督促检查。

    (二)完善配套政策,强化政策执行。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近年来,贵州省也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的配套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强化政策执行,为加快推进贵州省文化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一方面,要认真贯彻现有政策,确保落实到位。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不折不扣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配套政策贯彻执行到位。尤其是编制、财政、发展改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税务、工商、国土资源、金融等部门,要在编制数量、财政投入、项目规划立项、社保关系接续、税收减免、企业注册登记、土地使用、投融资等方面,进一步从有利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的角度,积极配合、倾斜支持,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探索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充分结合贵州实际和文化单位的特殊性,针对当前影响和制约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更加具体、操作性更强的措施办法,确保政策界限能宽则宽、能优则优,政策执行“能快则快”。尤其是国有文艺院团的改革,面临的困难相对较多,转企改制后相关部门要在财政拨款、演出补贴、设施建设、社保支付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关键在人才。文化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特别是懂文化、懂市场、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高层次文化人才缺乏,是制约贵州省文化发展的重要“瓶颈”。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贵州省文化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保障。一是认真贯彻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文化战线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确保宣传思想战线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干部手中。二是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这三个关键环节,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三是加大宣传文化系统内部干部交流任用的力度,探索建立宣传文化系统内部和其他部门之间干部交流任用的机制,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组织、宣传等部门要对此认真研究,提出意见并抓好落实。

    (四)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文化单位的职工群众,既是改革的主体,同时也是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是加强调查研究。宣传思想战线的领导干部尤其是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同志,要主动深入改革单位中调查研究,主动深入职工群众中解疑释惑,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群众和基层的改革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二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落实好改革中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依法维护好群众的合法利益,尤其要妥善解决转企改制中职工的事企待遇差别大、社会保障和分流安置等问题,绝不能把损害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代价。三是加大对文化改革发展的宣传力度。去年以来,中央及省的媒体报道过贵州省文化改革发展情况,产生了较好的效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宣传全省文化改革发展中涌现出的好典型、好做法、好经验,使宣传文化系统广大职工群众认识到他们是改革的最终受益者,从而真正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拥护改革、参与改革。

    (本文系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同志在省委中心组集中学习时的讲话,发表时略有删节。)

(责任编辑:王婉莹)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