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札记:“细”账算出大效益 |
|
2005年03月28日 19:42 |
|
张云龙、朱国贤 |
|
记者在东部地区采访时发现,东部人不仅会权衡得失算“大”账,也同样擅于算“细”账,并且算出了大效益。
一根喝饮料用的塑料吸管,生产利润只有0.8厘钱,可就在这样小得不能再小的利润空间里,却诞生了全世界同行业中最大的一家企业--浙江省义乌双童公司。这家公司生产了全世界四分之一的吸管,90%的产品外销,每月的利润达到几十万元。
小小的吸管,拿到了世界冠军,这是义乌人会算“细”账的表现:在他们眼里,别人不愿做甚至不屑做的产品,反而容易做大。义乌市有20几个行业的产品产量居于世界领先。就是一条小小的拉链,义乌的200多家厂子,一年生产拉链的长度竟能绕地球赤道200圈。
算“细”账,不仅是要盯着细小的东西,更要达到精益求精,在小东西上产出大效益。产品是小小的笔头,生产设备却是从瑞典进口的价值600多万的“大家伙”。别人可能会认为不值,那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成本啊?可义乌人就舍得下功夫:不仅要产量第一,质量和科技含量也要争第一,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去年义乌人投入28亿元提高装备水平,最贵的设备是850万元一台的花边织机。就是这样的精打“细”算,让义乌人赚了大笔钱,去年义乌市小商品的成交额达到200多个亿。
浙江人心细,山东人也有细致的眼光,他们同样不放过任何机会。粉煤灰是燃煤产生的废料,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加以利用却可以产生很好的效益。青岛市黄岛电厂一年产生粉煤灰湿渣约60万吨,以前专门设有贮灰场,占用大片土地,自从他们把灰渣用于填海造地,已经累计为寸土寸金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填海造地4000多亩;专门成立了以粉煤灰为原料的华欧集团,上马德国公司的微机控制全自动生产线,生产混凝土砌块、彩砖,年生产能力达到70万立方米。
企业家会算账,农民也越来越精“细”。在河北省曲周县槐桥乡小弟八村,养鸡专业户郭海林给记者谈起了他的“鸡蛋”经:“别人家的鸡蛋都是论斤卖,量大,却挣不了多少钱。我家的鸡蛋论个儿卖,一个鸡蛋一块钱,超市还得排队到我家买,一年下来收入四五万元”。郭海林引进了黄金赌城娱乐农大发明的EM营养剂,鸡吃了营养剂下的鸡蛋具有保健功能。郭海林说:“有了科技,小鸡蛋也能发财。”
东部人算“细”账,说到底是观念的先进。粗放型的生产观念导致粗放型的生产模式,终将被淘汰;只有集约型的增长才能持久,在最细小的地方产生经济效益,在最细小的地方挖掘增长潜力,换来的就是高效益的发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