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理论·评述 | 综合报道 | 东北振兴 | 西部大开发 | 中部崛起 | 东部新跨越 | 图片中心
 
崛起在亘古荒原上的扶贫新城——红寺堡

2005年04月23日 14:57
庄电一
    构建和谐社会,将那些在恶劣条件下难以生存的群众搬迁出来,把黄河水引上千古荒原,让世代贫穷的群众稳定地解决温饱,尽力为他们创造平等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就是宁夏扬黄扶贫灌溉工程。如今,在宁夏中部一片原来的地图上很难找到标记的地方,一座全新的城市正拔地而起,这就是崛起在亘古荒原上的扶贫新城——红寺堡。

     48岁的回族农民马英成在他的家里接受记者采访时始终面带微笑。幸福、满足、自信都生动地写在他的脸上。    

    走进他家那宽敞明亮的院子,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辆八成新的红色桑塔纳轿车。马英成告诉记者,这辆车刚买不久,主要是为自己出行方便。再一打听,记者更感到惊奇:他家还有推土机、装载机、翻斗车呢,大小车辆共有6辆之多,一年可有20多万元的纯收入!

    说起仅仅过去几年的往事,这位脸上布满岁月沧桑的农民,在话语中更是带有浓浓的沧桑感。他家原来住在一个干旱少雨、不通电、不通水、不通路的小山村,全家人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大孩子只上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他们全家人命运的转变,是从1999年搬到这个村落开始的。

    这个村落被称作大河乡香园村,位于宁夏中部同心县与中宁县交界的一处黄土高台之上。之所以不提是哪个县,是因为这里还没有建县,它隶属于几年前才诞生的红寺堡开发区。1996年以前,这里还是人迹罕至的千古荒原,哪里有什么村落!

    不要说香园村原来是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就是区划为1999平方公里的整个红寺堡开发区原来也曾是个“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石乱跑”的蛮荒之地。开发之前,偌大一块荒丘上只有一个久已废弃的羊圈,看不见一缕炊烟。

    现在的红寺堡开发区已是田成档、渠成网、公路畅通、林木繁茂、六畜兴旺的绿洲。一个新县的雏形已经显现。其按县城建设的核心区已达3.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城区人口已有2万。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环境优美、自然和谐、整洁壮观、初具规模的生态园林城市。现在在开发区内生活的16.4万人,几乎都是从宁夏南部山区7县搬迁过来的移民,而且是当地生存条件最差、生活最贫困的农民!

    一片亘古荒原是如何变成扶贫绿洲的呢?

    在宁夏,有一个对比鲜明的自然景观:北部,由于得黄河水灌溉之利,“塞北江南旧有名”,是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南部,由于干旱少雨、自然环境恶劣,被冠以“全国贫困之冠”的“雅号”。一些地方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一些地方因为人口密度较大远远超过自然承载能力。为帮助那里的群众摆脱贫困,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做出不懈的努力。治本之策在哪里?地方领导人在探求,中央领导也在关注。

     1994年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率领专家到宁夏考察。在宁夏中部距离黄河不远的红寺堡地带,他们发现了适合扬黄河水灌溉的有利条件。经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政领导和有关专家反复协商,一个伟大的构想就此产生:将黄河两岸集中连片的荒地开辟成新灌区,安置南部山区的贫困群众,让他们彻底摆脱贫困!1995年12月,国务院批准立项。1998年8月,国家计委批准开工建设。一个月后,工程正式开工。

    按照人的意志,滔滔黄河水被引到干渴的荒原。1999年,就有4万贫困群众满怀希望告别家乡到这里创业了。现在,开发区已在荒地上开发出34万亩水浇地,来自山区7县的16.4万移民在这里重新组成了2乡、2镇88个村。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开发区制订了“分散搬迁、集中安置、统一投资、系统管理”的移民搬迁模式,提出了“一年建设、两年搬迁、三年稳定、四年温饱、五年发展、六年脱贫、八年致富、十年小康”的奋斗目标。

    红寺堡开发区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何国攀和工委副书记陈任新告诉记者,去年,开发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的452元增加到1660元。早期搬迁的群众已经超过2000元了。

    葡萄、枸杞、桑蚕、美国红提、沙生中药材纷纷到这个原来寸草不生的地方安家落户。最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冬季,当地人第一次吃到了本地温棚里产的新鲜蔬菜。

    开发区从建设之初就惜水如金。多项节水措施,确保了农业稳产增收。现在,开发区内每亩用水仅80至120立方米,远远低于邻近地区。

    红寺堡开发区,这个在千古荒原上崛起的绿洲,正朝着良性循环的目标迈进,充满着生机,充满着希望。
来源:新华网
 

关于我们 内容宣言 网站大事记 网站攻略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