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人向生态“淘金” |
|
2005年04月28日 14:35 |
|
姜雪城 崔军强 |
|
几排面南背北的生态日光温室内,一丛丛蔬菜翠色欲滴,一头头生猪膘肥体壮。继续往深处走,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柳林郁郁葱葱,不时还有受惊的沙鸡成群飞起,“呱呱”地鸣叫着从头顶掠过……
开发产业化,沙子也生金。在地处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记者参观完治沙大户余聪的沙地生态经济庄园后兴奋不已。这名36岁的农家子弟通过开发沙区光热资源和植物资源,不仅使满目流沙的7000多亩沙化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每年还能从中获取20多万元收入。
余聪的沙地生态经济庄园只是西部生态产业的一个亮点。在西部大开发中,伴随着恢复生态植被与谋求经济效益双赢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沙产业、草产业、林果业、生态旅游业……一项项各具特色的绿色生态产业开始在西部大地风生水起。
内蒙古自治区是黄金赌城荒漠化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在过去的五年间,一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纷纷涉足沙产业开发,建起了食品、饲料、中药材加工等30多家企业,年创产值10亿元以上。
以沙漠生态资源为载体的中蒙药企业--亿利资源集团,在鄂尔多斯市境内的荒漠里种植甘草、营造速生丰产林和沙柳、柠条等沙地经济灌木林,累计治理沙漠化土地300多万亩。公司在沙里淘金的同时,还通过“公司+农户”的运行新机制,带动数万户农牧民靠治沙防沙增收脱贫。
日益逼近的“水荒”使西部人蒙受了不小的损失,也不断改变着他们陈旧的生产经营方式,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便是草产业的崛起。目前在西部农区,仅甘肃、宁夏两省区的牧草留床面积就达1600多万亩,生产的牧草产品远销国内众多省区,部分还打入了国际市场。
河西走廊的张掖市极度干旱,2000年以来,政府积极鼓励农民立草为业调整种植业结构,全市优质牧草紫花苜蓿的种植面积迅速增至40多万亩。据种草农民算账,种植紫花苜蓿,平均每亩土地至少能比小麦少用水200立方米,节水效果相当明显;每亩地可产1吨多青干草,卖草的收入很不错,如果养畜转化则效益更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素有“瓜果之乡”之称,出产的优质瓜果名扬海内外。在新时期林业建设中,这个自治区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林果业,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培育形成了千万亩经果林,面积是1997年的近4倍,年产果品及深加工产品300万吨。去年全区农民人均林果收入296元,占当年纯收入的12%。
在风沙灾害闻名全国的和田地区,农民运用粮树间作技术种植核桃,现已挂果的10万亩优质核桃,既可以阻挡风沙保护绿洲,又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一举两得。和田县布扎克乡布扎克村农民买吐逊·亚合甫种了6亩地的核桃树,年纯收入近5万元。
如果说新近实施的生态工程催生了生态产业的话,西部一些地方兴起的生态旅游,则是当地向多年生态保护成果求取回报的产物。被称为“世界治沙奇迹”的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如今又以独具特色的优美风光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最近两年,这个国家4A级旅游区年均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旅游业收入达2000万元左右。
不论是沙产业、草产业还是林果业和生态旅游业,几乎都是以绿色和科学发展观为“名片”。尽管它们大部分尚未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和带动更多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已经让越来越多的西部人看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曙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