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获2004诺贝尔文学奖 |
|
2004年10月31日 00:06 |
|
王洁明 马世骏 |
|
国际在线消息:据美联社报道,10月7日下午,200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终于揭下了神秘面纱:最终赢家为57岁的奥地利女作家、诗人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这是1996年以来诺贝尔文学奖首次授予女性作家兼诗人。而自1901年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内,只有9位女性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发布现场
电影《钢琴教师》海报
《钢琴教师》一片使耶利内克赢得了女“性”作家的称号。在奥地利,似乎没有一位著名女作家敢于触碰变态性心理这个禁区,并大胆出版了半自传体小说。现场
负责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文学院今天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授予奥地利女作家艾尔夫雷德·耶利内克,以表彰她在其小说和剧作中,“用充满乐感的语言和韵律,来表现这个充斥着陈腐和压抑的社会的荒谬。”
她1946年出生于奥地利小镇穆尔祖什拉克,年轻时就开始创作诗歌,此后多次获得各种德语文学奖项。她的代表作有《美好的时光〉、〈〈钢琴教师〉等。12月10日,她将来瑞典领取1000万瑞典克郎(相当于135万美元)的奖金。
勇闯禁区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
200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终于揭下了神秘面纱:最终赢家为57岁的奥地利女作家、诗人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是奥地利最重要的现代作家之一,1946年生于奥地利,在名城维也纳长大,并在一所著名的音乐学校求学。她被认为是那个年代奥地利文学创作的领路人,并因在德文创作方面的贡献而获得了海涅希博尔奖。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的作品在黄金赌城娱乐不多见,喜爱戏剧的人应该知道这位女作家的针对奥地利最新政治纷争的三部戏剧作品:《沉默》、《死亡和姑娘II》以及《告别》。《告别》是一部关于政治家的作品,采取了独白的形式演出。
虽然不少国人对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的文学创作不熟悉,但提起获得2001第54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变态”影片——《钢琴教师》(The Piano Teacher),恐怕多数人都耳熟能详。其实,这部影片就改编自耶利内克的作品。
《钢琴教师》是男导演迈克尔·哈尼克(Michael Haneke)的杰作,但其原始脚本却是女作家耶利内克1983年出版的半自传体小说。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受性压抑困扰的钢琴教师与一位学生的情感纠葛。片中,畸形的环境导致了女教师艾丽卡靠偷窥和自虐来发泄性欲,最终用刀子刺进了自己的心脏。影片最令人震惊的莫过于艾丽卡种种变态的性狂想(如用刀片割伤自己的阴部,在露天电影院偷窥在汽车中做爱的男女等)。片中,艾丽卡把偷窥视为男性的权力,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于本片改编自耶利内克的半自传体小说,所以片中表现的内容也可以说是作家本人思想的真实写照。
瑞典文学院7日宣布,将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她由此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人。
有着218年历史的瑞典文学院当天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与科学奖的宣布仪式不同,文学奖的宣布仪式没有会议桌,没有投影屏幕,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会议室内的一扇门上,记者们和文学爱好者们带着种种疑问和猜测,等待着那扇神秘之门打开后有人出来宣布这一世界文学的盛事。
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霍勒斯·恩达尔于当地时间下午1点准时推门而出。他代表评委会宣布说,之所以将文学奖授予耶利内克,是“因为她的小说和戏剧具有音乐般的韵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上的陈腐现象及其禁锢力的荒诞不经”。
对于宣布的得奖结果,现场大部分人都表示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因为在此之前,多数圈内人士就预测今年的得奖者将是一名女性,只是耶利内克并没有被列为热门人物。诺贝尔文学奖上一次颁发给女性是在1996年。
当有记者问到为什么将文学奖颁给一个国际知名度并不高的作家时,恩达尔笑道,坦率地讲耶利内克确实只在奥地利以及德语国家中较有名气,但诺贝尔奖颁给那些所谓的“冷门”作家已经成了一种传统。他还说,他第一次读耶利内克作品时也觉得比较难懂,她的作品需要时间来慢慢消化。这也是为什么耶利内克直到现在才获奖的原因之一。
据瑞典媒体报道,耶利内克在获知得奖后认为这是个“巨大的惊喜和荣誉”,但由于健康原因,她可能不会出席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颁奖仪式。
耶利内克1946年10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施蒂利亚州米尔茨楚施拉格市,自小学习音乐,曾在维也纳音乐学校获得风琴师文凭。专业的音乐素养赋予她的文学创作很多与众不同的特色。她是第10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代表作之一为《钢琴教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