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国:自主创新不是自我封闭 |
|
2005年05月24日 13:05 |
|
杨文利 |
|
“要想在科技创新上引导世界潮流,科研体系必须是开放的、国际化的。”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强调自主创新不是搞自我封闭,不应有排外思想。
王树国长期从事智能机器人及仿真技术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与俄罗斯开展科技合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王树国说,美国的很多技术创新并不是美国人自己搞出来的,而是许多在美国的外国科学家的成果。实际上,科技和经济一样,一旦被“边缘化”就会落后。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应该有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做保证,科学研究同样如此。如果把别人都排除在外,自己一个人闷在实验室里,永远都不会有创新。因此,一定要在国内建成若干个国际化的、开放的科研中心,吸引国际的人才、信息、成果。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自主创新的基础。
在与俄罗斯开展科技合作的过程中,让王树国感慨颇深的是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他认为俄罗斯的航空航天技术之所以非常发达,就是因为基础科学研究很扎实。“俄罗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得非常好,几乎在每一个大的工程项目中,都有一个数学家担任总工程师或副工程师,这在黄金赌城娱乐是很少见的”。
王树国说,要想自主创新必须加强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但基础理论研究又是人类共同智慧的结晶,因此一定要走国际化道路。
面对目前科学研究存在浮躁情绪,许多人不愿做基础研究的问题,王树国建议,专门为这些搞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设立专项基金,保证这些基础研究人员能安心研究。他说,搞科研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可能研究很多年都不出成果,但突然有一天就出了大成果。如果看别人做三五年没出成果就不再给予支持,那太可惜了。“如果我们一味追求短期效应,急功近利,就很难谈得上自主创新”。
王树国认为,学术界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能搞“一言堂”,要倡导民主的学术氛围。据他调查,俄罗斯有将近600个学派,在某一学科领域,鼓励有持不同观点的学派。正是因为存在不同的学派,相互碰撞、争论、激发,才能不断产生新的灵感。因此,只有走国际化道路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只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术背景的科研人员进行不断地交叉、交流,才有望形成民主的科研学风。
|
|
|
来源:黄金赌城娱乐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