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首页 > 宏观经济 > 相关报道 > 正文
自主创新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2005年04月26日 14:52
 
    目前黄金赌城正处于经济加速起飞的阶段,又面临着绝好的发展时机,经济高增长有其必然性。但在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下,势必仍将延续粗放型的增长路径,从而使这种高增长难以为继。因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日益成为实现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持续高增长的重要保证。 

    传统增长路径延续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现阶段黄金赌城经济发展面临着绝好的时机,处于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外向化多重叠加的发展空间背景之下。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化和大规模的城市化,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的推动力,日益扩展的外向化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与市场,方兴未艾的信息化则为经济增长添加了充满活力的新元素,开辟了可供选择的新路径。因此,现阶段黄金赌城经济增长具有快速向上的强劲势头。可以预见,在正常的情况下,2005年黄金赌城经济仍将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从这一意义上讲,我们无须为经济高增长困惑,也不必担忧增长速度过快,更不能人为地抑制高增长势头。 

    但问题在于,这一经济高增长是基于什么样的增长路径及方式,是否具有源源不断的增长后劲和可持续性?近年来,大量现实情况表明,目前黄金赌城经济高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基于原有路径之上。在大量投入和消耗资源的情况下,其单位产出水平并不高。即使在大量产出中,其附加值也较低。这种粗放型高增长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必须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目前,伴随着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化和大规模的城市化,投资需求十分旺盛。但粗放式的大规模投资,则造成积累与消费关系的严重偏差,即积累率居高不下,而消费率持续偏低。受消费需求不足的约束,其大量供给的最终产品难以实现价值,势必形成以竞相低价为中心的过度竞争。而在中间投入产品价格不变,甚至还有所上升的情况下,必然导致企业可获利润趋于减少,进而采取减产减员的办法。这将使收入增长趋缓,下岗失业上升,从而进一步加剧消费需求的不足。因此,一味依赖于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其产生的长期效应就是导致国民经济循环过程的扭曲。 

    近年来,粗放型高增长的短期效应更为突出,即经济增长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众所周知,黄金赌城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等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黄金赌城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水平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尽管日益扩展的外向化为国内大规模的资源投入提供了一定的回旋余地,但也难以满足粗放型高增长中大量资源消耗的需求。特别在外部资源供给状况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资源进口受挫等,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程度立即加深,严重制约经济增长。 

    由于自主创新能力尚未得到很好的培育与发展,总体上存在创新能力的不足,因而难以促进经济集约化,致使这种粗放型增长路径得以延续。 

    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关联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然而,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是否正发生实质性的渐变。这种实质性的变化是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如果缺乏这种基础性的支撑,不管这一过程有多长时间,也无法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那么,在此过程中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的实质性变化是什么呢? 

    从国际经验看,许多国家,特别是后起发展国家,从初期的粗放型增长逐步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发展。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正是通过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发展,从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最终完成了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强国。这方面的很多例子都表明,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发展是实现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支撑。 

    首先,大规模的自主创新通过改变增长的驱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不管是源于新发明和技术进步,还是结构调整、规模经济、组织变革、管理方式改变、劳动力素质提高等因素的作用,创新的本质涵义都是指通过生产要素有机组合变化,改变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和资本的相对边际生产率,从而改变其收益率之间的平衡。由于创新改变了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相对降低了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在产出中的权重,因此在既定产出水平下会大大减少这些要素的相对投入量,提高投入--产出水平。专利经过一段时间转化为创新后,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当这种创新不断增多,并达到相当的规模,便会替代传统的投资驱动力而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这将有助于突破经济资源的瓶颈约束,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其次,大规模的自主创新通过改变生产的可能性空间,改善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社会潜在产出能力,决定了潜在的经济增长水平。在既定的总供给水平下,总需求的过度与不足分别导致失业与通货膨胀,且往往形成两者的相互替代。根据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定义,创新是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提高社会潜在产出能力。因此,大规模的创新所带来的生产可能性空间的扩展,将会通过经济增长产出水平的提高,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减少周期性失业,并有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同时,大规模的创新通过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抑制物价上涨,降低通货膨胀率。因此,大规模的创新活动在改变生产可能性空间的过程中,有助于改善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形成低失业与低通胀并存的良好局面。 

    再次,大规模自主创新通过弱化经济周期,增强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涉及到"人与人关系"的制度创新,主要是改变了生产的"交易成本",而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技术创新,主要是改变了生产的"技术性成本"。此外,大规模的创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第一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其增长率较不稳定;第二产业具有很强的突然跳跃式的扩张力和收缩力,其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较大;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本身波动较小,从而使其增长率的波动较平稳。因此,促进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也就增强了经济结构自身的稳定性。 

    基于增长方式转变的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其动力源泉、构成要素、作用机制、基本格局、组织方式等方面的深刻转换。这将涉及科技、经济、市场、组织等众多问题。因此,支撑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具备了特有的规定性。 

    毫无疑问,在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处于显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产业技术变革速度日益加快,技术和产品寿命周期迅速缩短的情况下,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提升产业技术含量及其竞争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科技创新并不是孤立的、自闭的活动,它需要有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创新。 

    随着技术和产品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保持领先地位的研发投入费用和用于新工厂和新设备的费用都在迅速提高。科学技术正朝着投资多、规模大的方向发展。显然,依靠政府有限的资金投入是不行的,这就要求有融资方式的创新。 

    此外,任何没有市场的技术创新是无法持续的,技术创新的最终价值也必须通过市场来实现。为此,科技创新同时还有一个"市场出路"的问题。由于科技创新运用的不确定性,单靠自发的市场是不够的,从而就要求有市场的创新。例如,采取全球战略使市场不断得到扩展,通过有针对性的采购制度来为其创造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等,从而为企业家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利润。 

    再则,科技创新的程度及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在动力与外部压力,从而就有一个激励的问题。解决这一激励问题,就要有政策和制度的创新。例如,制订并完善创新活动的法规保障,知识产权的保护及将知识产权引入经营流通领域,完善挑选创新项目和计划的竞争制度,取消障碍、鼓励科技人员流动等。 

    总之,一项创新产生的影响力,不仅有赖于创新本身的能量,而且还有赖于对其他创新的改进。因此,基于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多维性,并不仅限于单一的科技创新能力。事实上,某些创新会导致努力寻求与其互补的其他创新。从整个社会来讲,所需要的是一种综合创新能力。为此,要创建支持创新活动、发展生产、提高高科技产品竞争力和出口的综合体制,大力发展创新过程的基础设施(包括信息保障系统、鉴定系统、经济财经系统、生产技术支持系统、科研成果的认证和推广系统、干部的培训和再培训系统等),以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关键环节 

    (1)创新资源的最大化动员与合理配置 

    任何创新活动,都需要有大量的创新资源投入。这种资源投入不仅包括科技创新资源,而且也包括经济与社会的创新资源。一般来讲,发展黄金赌城娱乐家都存在创新资源不足问题。但过去人们往往只关注科技创新资源不足问题,事实上,发展黄金赌城娱乐家的经济与社会创新资源的匮乏更为严重。因此,如何把社会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是增强创新能力所必需的一个前提性条件。 

    首先,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通过新的参与者进入,把许多原先游离于创新过程之外的资源纳入创新体系,从而新增一块创新资源,扩大社会创新资源的总量。其次,通过调动各行为主体的积极性,进行内外部创新资源的最大化动员,使许多潜在创新资源转化为现实创新资源,最大限度地促进创新资源投入创新过程之中。再次,促进创新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使原来处于分散、分离、分割状态下的创新资源联系和集成起来,并对创新资源存量加以重新组合与配置,增大实际的创新资源规模。 

    (2)强化创新过程的系统集成性 

    强化创新过程的系统集成性创新是要花费成本的,特别是自主创新通常要支付较大的成本。 

    当创新活动只发生在个别部门、个别层面时,如果其连接性差,或响应者少,不能引起连锁性创新,形成相关部门的共同创新或整体性创新,那么所要支付的成本就更大,其创新的成效也难以显现出来。因此,如何增强创新的连接性,从而产生连锁性创新,是提高创新有效性与效率的关键。 

    首先,要强化创新过程的系统性整合与协同,通过创新过程的网络化,在所有行为主体积极参与创新过程的基础上发挥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功能,打破创新活动的边界限制,使跨部门、跨行业、跨专业、跨领域的联合创新或协同创新成为可能,为创新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其次,还要激发多元化行为主体从事创新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动保持一定的密集度,从而为系统性整合创造条件。再次,要构建创新过程的互动化模式,增大不同创新活动之间的连接性,促使其产生连锁性创新,并相互补充与提升能级。 

    (3)增强创新的灵活性 

    当某种创新来自于"内部"的驱动,其目的是征服技术与制造上的难题时,通常倾向于强调以结构优化过程为基础,先是确立一个清晰的创新概念,然后再是创新实现。然而,当创新大部分来自"外部"驱动,主要是为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经济社会等应用环境时,对创新来讲,所谓明确的目标、固定的规范和成熟的稳定条件等均是不存在的。因此,这种创新的关键是持续收集与迅速响应关于新知识及其应用环境的能力。 

    这就要求创新活动具有更多的灵活性,能迅速响应技术和市场状况的不可预测的变化需要,并且具有将各种技术可能性与发展中的应用环境迅速综合起来的能力。这种创新的灵活性是植根于技术及其应用环境的共同演化之中,其创新概念与创新实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持续的交互反馈,最后达到一个稳定性的阶段。 

    (4)保持创新的连续性 

    保持创新的连续性,一次性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创新需要有一个更广泛的延伸发展,即在创新后,要有大规模的创新扩散,以及创新后改进的一系列组合。创新扩散和创新后改进的功效,与创新本身是同样重要的。这实际上就是创新与采用者环境的相互作用使创新成果不断趋于成熟的变化过程。这种创新后改进所创造的收入、派生需求和对其他经济活动的刺激,能使整个系统的总量经济增长产生净增加。而且,这种创新扩散和创新后改进能吸引更多的主体参与,从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5)提高创新能力的综合化水平 

    创新及其扩散将受到部门或企业的规模程度、技术基础、管理水平以及生产的技术性质等因素的影响。从这一意义上讲,创新体系的运作依赖于行为主体的知识与能力。其知识与能力水平越高,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就越大。另外,在创新活动中,这种行为主体的知识与能力越来越呈现综合化趋势。它不仅要求包括研究与开发的科技能力,而且也包括创新活动组织方面的能力,以及两者的互相协调及对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技术与知识的获取、融合和利用,以及再设计与再创新等方面。因此,要提高创新能力的综合化水平。(作者周振华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