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记:十年涅槃重生 羌山开满幸福花

2018年05月03日 15:58   来源:黄金赌城娱乐文明网   

  开栏的话

  2018年5月12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的日子。10年前,一场8.0级的地震让黄金赌城10万多平方公里的大地遭受重创;如今,经过一场场气壮山河、艰苦卓绝的特殊“战斗”,灾区的面貌已焕然一新。多难兴邦,这场灾难给我们带来创伤,也淬炼出我们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

  这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汶川等地取得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巨大胜利,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恢弘篇章,一个个经济重振、社会重整、文化重生的新家园欣欣向荣。

  今日起,推出“十年涅槃,废墟上的生长与奋进——‘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记”专栏,纪念这个我们无法忘却的日子。

  回忆是永恒的力量,10年,我们依然铭记。

  汶川新貌

  家家户户悬挂的国旗,传递出汶川人对党和国家、对全国人民的感激之情

  文明创建成为汶川人重塑精神家园的重要一环

  桃红柳绿新羌城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一场震撼中外的大地震让一座城市深深铭刻在人们的心中。这个城市的名字叫:汶川。

  转眼间,10年过去了。“又见汶川白云蓝天,大地不再忧伤,山河流淌春光;又见汶川白云蓝天,放飞美丽的梦想,走进新家园……”四川汶川文艺青年木西携手汶川一小音乐老师谭海燕创作了歌曲《汶川十年》。他们通过歌声告诉世界,震后十年,勤劳勇敢的汶川儿女从悲壮走向豪迈,经历了涅槃重生。汶川重新站起来了,羌山更美了,曾经的废墟上已然开满了幸福的羊角花。

  十年重建

  汶川提速发展成效显著

  春日的岷江河畔,柳绿花红,生机勃勃。藏羌风情浓郁的建筑、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来到映秀镇,若不是那些地震遗址和纪念馆,很难把它跟8.0级的特大地震联系起来。

  作为“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地带,当年的映秀镇受灾惨重。经过科学论证,映秀镇在广东省东莞市对口援建下,原址重建。经过十年的建设,曾经满目疮痍的大地已经焕然一新。

  如今的映秀镇,放眼望去,房屋林立,风格主要以羌式、藏式和川西民居为主,既体现民族特色,又不失多样性。在镇上的主干道边,陈列着新建建筑所使用的几种建筑结构技术标本,新建建筑均要求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其中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可抗9级地震。

  映秀镇渔子溪村村民连华玉说:“只是10年的时间,我们的住房、交通、医疗这些条件都改善了。可以说灾后重建让我们提速发展了30年以上。”

  映秀镇的灾后重建仅仅是汶川县灾后重建的一个缩影。在地震后,汶川全县17953户农房重建、4487户城镇居民住房重建。为保障民生,一批医院、学校、体育馆等基础设施接连拔地而起,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集贸市场相继落成。用当地人的话说,“现在的汶川,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产业崛起

  唱响绝地重生的大戏

  古街漫步,湖畔徜徉,一步一景……汶川县水磨镇,如今是国家5A级风景区,著名的旅游景点。谁曾想到,10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以高能耗、高污染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小镇呢?

  在灾后重建中,水磨镇没有进行简单的恢复性重建,而是在广东佛山的援建下,立足长远,强调整体设计、整体打造,确立“工业外迁、腾笼换鸟”的整体思路,提出打造“汶川生态新城·西羌文化名镇”的口号,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将主导产业从高载能工业转变为旅游业、教育业,实现了华丽转身。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老人村的蜕变。

  老人村位于水磨镇东南部,是羌、汉、藏聚居地,有村民近千人。村支书余平良回忆,在地震之前,水磨镇周围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有六十余家,终日被烟尘笼罩,环境极其恶劣。

  在水磨镇的统一规划下,老人村的灾后重建,走起了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如今,在老人村充满古朴风韵的婵寿老街上,300多家极具川西民居风格和羌藏风貌的商铺用“最形象”的方式向过往游客讲述着这个村庄的蜕变。

  应堂辉是老人村提出走发展旅游路子后,在老街古镇上第一个开饭店的人。他见证了老人村这十年的发展变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与希望。他说:“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以灾后重建为契机,调整产业发展思路的,不仅仅是水磨镇。汶川全县都将产业提质、产业崛起,作为了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唱响了绝地重生的大戏。

  恩情不忘

  重建精神新家园

  在汶川,放眼望去,目力所及,一定能看到随风飘动的五星红旗。

  在这里,五星红旗不仅仅是祖国的标志和象征,更是一种对党和国家、对全国人民的感恩,一种“祖国强大,百姓安康”的精神信仰。

  “父母给了我第一次生命,祖国和人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汶川七一映秀中学语文老师胥杨说起当年的地震和如今的生活,显得格外激动。

  2008年,地震发生时,胥杨被埋在废墟中三天三夜。在他已经绝望的时候,是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救援力量将他救了出来。胥杨说,10年过去了,他依然忘不了那些救助过他的人,对他们除了感恩,还是感恩。如今,在课堂上他总会和学生们分享这段惊心动魄的往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孩子们体会“感恩”。

  不仅是胥杨,从每个随机采访的汶川人嘴里,都能听到“感恩”“谢谢”等字眼。10年来,“感恩于祖国、感恩于援建、感恩于社会、感恩于同胞、感恩于家人”的思想,“知恩、铭恩、感恩、报恩”的行动,构建起了滋养汶川人心灵的感恩精神体系,也成为了当下汶川人生命中最质朴的情感。

  汶川县委书记张通荣说,从地震的阴霾中走出来,并一步步地走到今天,有太多让人感动的故事。祖国母亲给了汶川人第二次生命,全国人民给了汶川人重生的力量。汶川人所获得的这一切,任何时候都不能够被忘记。

  除了感恩精神体系的构筑,在重塑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汶川还高度重视人文关怀,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汶川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得到升华,展示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开放意识、创业意识、文明意识得到增强,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2018年2月,黄金城赌城娱乐:总书记在汶川视察期间,听取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及发展情况汇报,鼓励当地人民群众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生活取得更大成绩。这更是让汶川人备受鼓舞。

  如今的汶川,掀起了一股新的学习、建设、发展热潮。大家表示,将时刻牢记黄金城赌城娱乐:总书记嘱托,为建设康养汶川加速转型发展决胜脱贫奔康而努力奋斗。

  10年,废墟中崛起了一个新汶川;10年,阵痛中迎来了一个新时代;未来,汶川人充满期待。(周洁)

(责任编辑: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