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电务段:升级版“导航仪”让动车“耳聪目明”
临近春运尾声,江西南昌西动车组运用一所仍然异常忙碌。科技日报记者在此采访时看到,22时,该所仍然灯火通明。南昌电务段南昌西车载设备车间工长曹准和工友带起装备,钻进动车组驾驶室,给动车组的“导航仪”——列车超速自动防护系统(ATP)进行校准升级。
“高铁能跑多快,要加速还是减速,前方线路情况怎么样……这些信息,ATP都会实时反馈给机车乘务员。”曹准说,ATP是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速度传感器和车身应答器等设备,可实时掌握路况信息,并综合时速、定位,为司机驾驶提供智能辅助决策。遇到特殊情况,它还能自动减速、停车,指导列车分秒不差地安全运行。
曹准打开专用电脑,接上ATP系统机柜端口,启动烧写程序,更新导入当前版本的参数设置。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系统会堆积大量后台数据。清除系统历史缓存数据、模拟列车运行过程、进行功能性试验、检查各项数据是否正常等,是曹准和工友们的日常工作。
“刚才,列车运行数据已经远程传输回几百米外的数据分析室,等待工作人员进一步分析核验。”曹准告诉记者,春运前,南昌电务段把第一批19列动车组的接收天线升级为北斗系统。该系统支持5G频段,抗干扰能力更强,定位精度增强60%,测速精度超过0.05米/秒。基准时钟可以为各车载设备进行全面授时,精度可达到20纳秒量级。这使导航系统的时间更统一、精确。确认数据无误后,这组动车导航系统的清理更新就算正式完成了。相对以往使用转储设备下载数据并带回工区的过程,现在至少节省了25分钟。
任务完成后,工友黄碧波从工具包里拿出毛刷,将机柜、板卡等部件的细小灰尘清扫干净,确保系统接触良好。随后,在确认接触网停电、办理登顶作业手续、穿戴好防护装备后,曹准登上动车组顶部,对导航系统负责定位功能的接收天线进行功能检测。
返工大潮之下,铁路部门开行夜间高铁、加开热门线路列车,导航维护工作量翻了一倍。不少列车运行时间延长、区域跨度加大,尤其是从北方回来的动车组,要重点检查天线和车底的应答器是否因冰冻、雨雪造成裂纹等隐患。
凌晨7时许,所有列车维护完毕后,曹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在他身后,经过整修的动车组列车缓缓出库,迎着朝阳驶向远方。
(责任编辑:朱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