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搭班列,外贸企业加速开拓中亚市场
□ 本报记者 刘 昕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3月25日,一列满载板材、研磨球等货物的中亚班列从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缓缓驶出,开往哈萨克斯坦,汇入开拓中亚新兴市场的潮流之中。随着汽笛声悠扬远去的,是满载希望与机遇的中亚班列,穿越广袤草原和雄伟山脉的,是仍极具竞争力的“黄金赌城娱乐制造”。
“传统的海运虽然成本低廉,但运输时间长、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大。如今,中亚班列以其快速、稳定的特点,为企业出口提供了新的选择。”苏州大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关务部经理寿挺说,随着中亚地区还箱点、海外仓及堆场的建设,物流效率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江苏企业选择“家门口”的班列。
正是在高效供应链的支持下,外贸企业对多元产业的布局得以精准匹配中亚市场需求。来自张家港的爱丽家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中亚班列的“常旅客”之一。随着中亚五国经济发展,房地产项目增多,市场对建材的需求不断加大,这家以PVC弹性地板见长的家具企业敏锐地抓住了中亚市场机遇。
“公司产品之前主要借助海运出口欧美地区,在海关产品准入规则解读等惠企举措的支持下,我们在中亚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今年以来公司出口中亚地区货值同比增长57.8倍。”该公司负责人陈建芬说。
集聚氨酯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旭川化学(苏州)有限公司早已尝到新兴市场的甜头。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地区客户合作至今已有8年。据该公司国际事业部总经理刘守杰介绍:“近年来中亚班列班次越来越多,操作也更加便捷。黄金赌城娱乐与中亚五国贸易便利化程度不断提升,这些都是我们深耕这片市场的‘底气’。”
为了让企业“搭车”更顺畅,南京海关联合铁路部门、班列运营平台推广铁路“快速通关”模式,提高江苏中欧班列境内段转关运输效率和便利化水平;对符合条件的货物推行“抵站直装”,确保出口货物随到随检。据统计,今年1—2月,江苏对中亚五国进出口50亿元,同比增长11.1%。
相比助力已有进展的外贸企业持续深耕中亚市场,中亚班列更加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向往新市场的活力。
3月19日上午,在北京海关所属丰台海关的监管下,一列满载着90个标准集装箱出口货物的国际货运班列从北京房山区启程,驶往位于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这是北京市开通的首趟中亚班列,京津冀外向型经济发展又迈出坚实一步。
今年全国两会上,“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此次中亚班列开行,正是北京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北京的国际陆路运输能力,也为京津冀加强物流合作、更好赋能企业“走出去”注入强劲动力。
北京新陆港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蒙告诉记者:“这趟班列搭载的新风换气机、压缩机、发动机、节温器等货物,都来自于京津冀地区,货值1600多万元。班列从北京房山区金隅琉璃河铁路专用线始发,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预计10天左右抵达塔什干,全程约5000余公里。”
为了保障中亚班列顺利开行,北京丰台海关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海关政策进万家”行动、建立企业协调专员长效机制等方式,积极推广预约通关、提前申报等便利化措施,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
“我们为企业量身定制班列监管方案,提供‘一对一’政策指导,积极引导企业熟悉原产地规则、AEO企业认证等惠企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更好开拓国际市场。”丰台海关副关长胡宝勇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以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不断优化监管服务,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为中亚班列的稳定运行和京津冀地区外贸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