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小城多业态融合提质焕新
在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普遍趋势下,粤西茂名的高州、信宜、化州等县级市逆势向上,实现常住人口连续3年正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3年间,信宜、高州新增城镇常住人口9.28万人。鉴江水悠悠流淌,乡愁使人驻足停留,也让人回归守护,粤西小城里的年轻面孔更多了,新生活更“潮”了。
家门口创业就业
4月清晨的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荔枝花已谢,青果挂满枝头,柏桥村农创园园长林常珍一边巡园,一边用手机直播荔枝的喜人长势。她创立的采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正计划在村里举办技能提升培训班,组织“新农人”学习荔枝种植、烘干和网络销售等知识,帮助更多“新农人”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合作社成立6年来,带动就业2000多人,村农产品加工年产值达1亿元。“荔枝季,我们几乎天天组织社员在网上直播卖荔枝,带货效果非常好,高峰期一天的订单量超过4000单。”林常珍说。
农创园电商中心一角,林常珍的2个儿子——“95后”返乡新农人丁贯阳、丁贯洲用一张背景板、一张桌子和几组灯光搭起直播间。“这是我们自家酿造的荔枝蜜,采用传统技艺,保留最原始的荔乡风味……”短短2年多,大学读电商专业的丁贯洲和学设计专业的丁贯阳就从实战中尝到了甜头:去年他们的网店营业额超140万元。在他们的带动下,先后有10多名大学生回乡投身荔枝电商行业。
发展壮大县域产业是广东“百千万工程”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县域经济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集群竞争力不强等难题,本地就业承载力较弱。茂名市委书记庄悦群介绍,茂名坚持以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实施“五链共建”工程,向“多链共建”拓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逐步构建起“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抓好产业转移平台建设,积极开展跨域协作,创新“佛山品牌+茂名市场”“佛山制造+茂名禀赋”联合招商模式,既承接湾区产业溢出,又激活本地就业市场。
在高州蒲康电子轻工产业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员工宿舍、食堂等“一站式”配套一应俱全,佛山照明、国星光电等14家企业已入驻,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佛山—茂名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副指挥长鲁述勇介绍,园区重点发展电子和纺织服装等产业,是佛茂产业转移合作园的重点片区之一。“优质配套、较高收入、较低生活成本,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回流。”鲁述勇说。
毗邻高州的信宜,通过国企改革为县域经济注入新动能。广东集信国控检测股份公司从传统事业单位转型为粤西首家上市县属国企,获得了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机构批准的多项检测服务资质,覆盖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农产品、食品等多个领域,可提供5个领域41个类别3183个参数的检测服务。其首创的无人值守智慧实验室,实现了检验检测的无人化和全自动化。
“改革和创新振兴了产业、吸引了人才,更重塑了对家乡发展的信心。”集信国控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赖锋说。
交农文旅商融合
穿梭在百亩荔枝园中,高州市柏桥村荔枝种植大户何金明喜上眉梢,他估计,今年荔枝收成将创下新高,预估亩产可达2800斤。他的信心不仅来自丰收,更源于村里的“强村公司”——高州市美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家由村集体全资控股的企业,整合荔枝定制、研学游、民宿等10余项业务,去年营收超14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80万元。
位于包茂高速茂名段的柏桥服务区,是全国首个以荔枝为主题的开放式服务区,以ETC车道和碧道系统串联起周边荔枝园与景区。服务区内的茂名非遗馆陈列着猛犸牙雕艺术品,天河城未来馆展示着硬核科技产品,游客可直抵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唐荔乡”,徜徉于千年古荔园,还能体验荔枝雪糕和“冻眠荔枝”。
服务区主体建筑以“荔果荔叶”为灵感造型,通过东西两侧的“绿叶”拱卫中央“荔枝”穹顶及灯光艺术,形成“一枝独秀”的视觉地标,不仅呼应了茂名“荔枝之乡”的文化底蕴,也是展示地域特色的窗口。“以‘交农文旅商’融合的方式,我们高起点打造粤西交通动脉上的新驿站、新地标,变‘流量’为‘留量’。”茂名服务区建设管理处主任李军说,未来这里将与柏桥荔博园联动,打造国家5A级景区。
融合,也让茂名的传统农业焕发新生。化州以“黄金赌城娱乐化橘红之乡”品牌延伸深加工链条;信宜依托竹编、玉雕非遗技艺开发文创产品;高州则通过“荔枝+旅游”模式,发展特色民宿和乡村夜市。“家门口就能致富,谁还愿意背井离乡?”柏桥村党总支书记何清感慨道。
精准定位产业兴
华灯初上,信宜窦州里文化创意街区的传统骑楼灯火通明。游客在非遗工坊体验竹编技艺,孩子们在信宜新图书馆的VR阅读区探索全新的阅读世界。这座山区小城,正以“生态城、教育城、健康城”为目标重塑城市面貌。“要聚焦‘吸引人’和‘留住人’,持续提升民生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让信宜成为一座有温度、有底蕴的现代城市。”信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志文说。
在信宜玉都新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信宜学校等3所学校、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等优质资源陆续落地;18公里绿美水廊环绕新城,依托自然河湖水系打造的体育公园、中心公园、山水公园等6个山体公园,成为热门打卡点;“一环三纵六横”的城市道路网正在规划建设中。
信宜启动通用机场规划,探索低空观光经济等,建设“青山在城、绿美水廊、现代活力、人间烟火”的宜居宜业县城。“我原来在天津的一家国企上班,前年年底来到信宜,发现信宜城市环境和公共配套很好,宜居又宜业,容易找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点。”集信国控财务总监刘冬雪说。
“看到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回家创业的想法就自然而然地萌生了。”“90后”返乡创业青年李妤橦租下闲置民房,打造成融合当地乡野风光和文化特色的“客家人”咖啡厅,并开发一系列独具粤西风格的手工产品,生意越做越好。“在文旅领域创业,我见证了粤西‘慢生活’正在成为全国游客追求的‘新时尚’。”李妤橦说。
“人口回流不是终点,而是县域高质量发展的起点。”周志文表示,信宜推动各项政策精准发力,如推出免租减租、贴息贷款等政策,吸引超6000名青年返乡创业。
在市域发展、县域振兴中,茂名敏锐洞察机遇,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精准定位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提速新区建设步伐,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