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参高温受灾暴露风控短板 海参如何“跑不了”
■本报记者 李 勇
今夏高温天气给辽宁的海参养殖产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暴露了海水增养殖行业存在的巨大风险。
《证券日报》记者日前在采访中了解到,大连的政府部门、养殖企业、行业组织也在积极行动,积极探索对海水增养殖风险进行更有效的管控。
海水养殖风险应得到重视
“以前总有业户把海参养殖看作是一个暴利行业,认为只要把苗投下去,两年后捞上来,就是大把的钱,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一位大连市海水养殖专业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水养殖行业其实是蕴含巨大风险的,如果不能把风险管控好,一朝受损,就可能会吞噬以前多少年积累下来的经营成果。”
“与非洲猪瘟、禽流感、鸡白痢等可以通过快速采取投药、隔离等措施进行控制的疫病不同的是,海里生物死亡,许多时候连个影子都看不到。比如海参会化成水,扇贝甚至连壳都没得捡,人们只能事后根据各种线索去判断,是水质出了问题,还是温度出了问题,都很难断定。”这位专业人士还表示:“即便找到了原因,能采取的措施也很有限,如果海域面积大,养殖的量大,出现问题时想抢收都难。”
有调研辽宁海参养殖情况的行业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受海参养殖赚钱效应影响,从最东端的丹东,到最西边的葫芦岛绥中,辽宁沿岸能养海参的地方基本都养上了海参,许多养殖户甚至连基本的海水养殖经验都没有,对风险的认识严重欠缺。
上述海水养殖专业人士提示对海水养殖的风险要重视起来:“要做好管控。所谓的‘管’,就是‘防’,要通过规范的技术、管理等手段,提高养殖水平,预防风险的发生。所谓的控,就是在出现天灾,不可避免的时候,要有控制风险规模的手段,比如投保养殖险等,让损失可控。”
大连壹网渔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迟飞跃表示,由于山东夏季经常高温,当地的养殖业户在日常管理的风险防范上做的更到位,而辽宁夏季很少有长时间的高温,一些养殖业户在相关投入上严重不足。“有的人几千万元、上亿元的去承包和建造海参养殖基地,却不舍得花几百万元去投入设备,加强技术管理,这其实是对海水养殖风险的极大漠视。”
“管”字上下功夫
“海水养殖海参,至少要进行事前的海域调查、规划,事中的苗种选择、投放,养殖监测、产品看护,以及事后的采捕收获、暂养保存、包装物流等多个环节的管理。”迟飞跃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由于山东经常会遇到高温,海参圈中普遍采用的遮阴网、增氧设施、换水设备等在抵御高温影响时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在此次高温灾后也正在加紧调研。养殖处的刘春林处长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我们灾后已经组织许多技术专家到没受影响或受影响较小的养殖场去调研,并进行总结归纳,以便在行业内进行推广。”
位于皮口平岛的鑫玉龙海洋生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次高温中就没有受灾,该公司首席科学家左然涛博士表示,鑫玉龙一直坚持技术、流程、管理等诸方面的标准化,并通过信息化检测技术,对日常水质变化进行观测和管理。此外,公司的苗种优势也是关键因素。
“我们的‘鑫玉龙1号’良种刺参在夏眠时会晚进礁一周至两周,早出礁一周至两周,相当于增加了半个月至一个月的生长期,具有更快的生长速度。”左然涛表示:“该品种还具有抗逆性强、苗种成活率高、成参出皮率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因扇贝受灾而为市场关注的獐子岛,公司管理层也认为对风险控制,光靠决心还不行,还要靠管理,靠技术,靠手段。公司董秘孙福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在管理上下功夫,公司还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重新修订监测预警等相关制度,以提升海洋牧场风险应急能力。记者了解到,为有效应对单一品类占比较大带来的经营风险,在虾夷扇贝底播区面积压缩的同时,公司日前还进行了规模化香螺底播增殖生产,以丰富品种,提升公司应对风险的能力。
当所有管理防范的手段都无法避免风险发生的时候,就需要在“控”字上做文章。在今年夏季的高温灾情中,大连瓦房店投保海水养殖温度指数保险业务的两个养殖户无疑是最幸运的,记者了解到,9月初,他们就已经拿到保险公司的赔付款,共计五百余万元。
瓦房店海参协会王明利会长告诉记者,灾后的许多养殖户都没钱投入再生产,而投保业户得到的理赔款无异于雪中送炭,可以保证他们继续投苗,从头再来。
大连某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气温指数保险以气温为指标计算赔偿,其投保和理赔都很便捷,通常在保险期结束后获得气象数据即可确定赔款。
“政府补贴资金起到的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养殖业户还是要树立自身的风险意识。”刘春林表示:“从业水产养殖,对于相关保险,有政府补贴要买,没有补贴,商业险也应该主动去买,这才能在发生风险时给自己留有余地。”
(责任编辑:刘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