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高新区:多层次服务助力知识产权实力提升
眼下,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正酣,赛场之外,各种高科技装备成为“幕后英雄”,保障着冬奥会的顺利进行,其中,山东造雪蜡车成为代表性装备之一。很多人不知道,山东造雪蜡车设计组长单位是坐落在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烟台高新区)的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该院和合作伙伴们仅用时11个月,就自主研发出第一台国产雪蜡车,并在开发设计过程中申报了66项专利。
第一台国产雪蜡车,不仅是保障北京冬奥会顺利进行的高科技成果,更是烟台高新区坚持打造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工作的一个侧面。
知识产权是科技竞争的核心要素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激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源泉。科技日报记者从烟台高新区市场监管分局获悉,近年来,烟台高新区抓住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契机,坚持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为提升产业层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努力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与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专利协同运用等深度融合,探索出了知识产权建设的独特路子。
发明专利“零的突破”,政府充当“幕后推手”
以研发新型兽药制剂为主业的烟台海研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研制药)位于国内第一个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内。
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烟台高新区特色的企业——企业体量不大,但专注于某一领域,并持续在知识产权领域深耕。其最近的一项发明专利是“一种蒿板青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海研制药是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截至2020年初,烟台高新区类似的优势企业已累计达到10家。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的认定,旨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现知识产权强企发展目标。获得认定的企业均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健全、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骨干企业。
犹如雨后春笋,上述优势示范企业的脱颖而出是烟台高新区塑造环境的结果。
据了解,烟台高新区出台了《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规划》,成立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落实专项经费,建立专项考核评价机制,扎实推进示范园区建设。同时,烟台高新区修订《烟台高新区知识产权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对企业首件授权发明专利和有效维持五年以上发明专利的扶持力度。
去年7月份,烟台卓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迈智能)提交的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多通道传输进行物料定位的装置”获得授权,该公司实现了发明专利“零的突破”。
相对于大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中小微企业往往对专利“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需要政府出手相助。
记者了解到,烟台高新区开展了中小微企业专利“清零”活动,组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一对一”指导帮扶,累计帮扶卓迈智能等26家中小微企业实现发明专利授权“零突破”。
多管齐下,立志打造知识产权标杆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企业陷入困境。危急时刻,烟台高新区组织对中小微企业进行网格式排查,指导企业质押贷款。其中,烟台业林纺织印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业林纺织)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得750万元贷款。据了解,该高新区累计帮助区内企业争取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约4.41亿元、融资补助300万元。
在残酷的竞争中,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已成为国际市场通行的竞争利器。
记者了解到,烟台高新区积极培育高价值专利,该高新区内山东绿叶制药等企业8项专利成果获省级以上专利奖,其黄金赌城娱乐家专利奖优秀奖有4项。今年,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的“一种海洋平台的建造实施方法”专利项目获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山东绿叶制药的“Eylea及其生物类似药专利导航”项目通过山东省知识产权局立项。
一方面保护创新者,另一方面要打击侵权者。
据了解,烟台高新区组织市场监管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职能部门联动协作,建立打击侵犯知识产权长效机制。2020年查处涉嫌帮助企业抢注商标、自行改变注册商标及销售的产品专利标识标注不规范等案件3起,2021年查处了7起案件。
按照相关规划,烟台市搭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将在3年内高标准形成“烟台经验”。在烟台高新区,相关的探索已经展开。该高新区通过政策引导,积极引进培育区内北京轻创等多家专业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初步形成了专利代理服务、专利咨询服务、资产评估和价值分析、专利运营和交易、技术转移服务等多层次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同时,加大高层次海内外知识产权人才引进力度,落实相关人才政策待遇,集聚一批知识产权高端人才,为高新区知识产权事业和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