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6区试点居民垃圾分类 每区至少有一个街道参与
原标题:北京16区试点居民垃圾分类 每区至少有一个街道参与
今年16区试点居民垃圾分类 每区至少有一个街道参与 具体举措将“因地制宜”
昨天,部分市人大代表来到朝阳区劲松中社区五区和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开展《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北京晨报记者从执法检查活动中获悉,本市16区今年都将开展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16区每区至少有一个街道参与试点,具体举措将“因地制宜”。
劲松试点垃圾分类积分换礼品
“这是我家的餐厨垃圾,可以换积分,兑换礼品,我现在已经有68.14分了。”昨天,在朝阳区劲松中社区五区,65岁的刘阿姨拎着一袋垃圾走向设在小区里的“绿馨小屋”,工作人员接过刘阿姨手中的垃圾袋放到秤上,再把刘阿姨递过来的卡插到一个机器里,很快机器打出一张凭单,“重量0.65公斤,本次积分1.3,目前积68.14分”。
这是劲松中社区五区开展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据介绍,这种垃圾分类以“全天候固定地点收集”为主,居民可以随时将餐厨垃圾、可回收物送到小区内的“绿馨小屋”,称重刷卡后获取相应的活动积分,兑换卫生纸、洗手液等生活用品或“一刻钟”社区服务的生活配套服务。同时以“巡回收集”为辅,为方便居民投放厨余垃圾,配置了厨余垃圾流动收集车,对残疾人士、空巢老人等不方便下楼的人群,实施定期上门和电话预约回收垃圾。对于居民的大件垃圾、建筑垃圾等也实施预约上门清运,并运送至相应的资源化利用中心处理。
“这种方式真的挺棒的,我们已经养成习惯了,每次做饭,就专门拿个垃圾袋,把餐厨垃圾倒在一起。”刘阿姨说。据实施该项目的首创智慧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劲松中社区五区约有40%的居民能够形成自觉垃圾分类投放。
16区将因地制宜探索垃圾分类
这种垃圾分类方式今年将继续推广。据市城管委固体废弃物管理处处长冯向鹏介绍,今年将在本市创建垃圾分类处理示范片区,16个区每区至少设一个街道作为试点,其他街道至少有一个社区作为试点。
“示范片区要达到三种覆盖,一是示范片区内的所有垃圾责任主体,包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餐饮企业、小区居民,都要开展垃圾分类;二是所有的垃圾都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包括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再生垃圾、有害垃圾等;三是垃圾投放,垃圾收集、垃圾运输、垃圾处理四个环节都要覆盖。”冯向鹏介绍,目前正在制订示范片区的工作要点。
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已经确定垃圾分类处理试点的街道包括朝阳区劲松街道、西城区新街口街道、通州区玉桥街道等。冯向鹏介绍,示范片区的创建将本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进行,在垃圾分类的技术手段上采取“因地制宜”。
冯向鹏还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各区的垃圾排放总量的限额管理,未来排放垃圾在一定范围内有基准价格,超出限额费用将提高。针对快递企业包装垃圾问题,将探索推进由快递企业对包装物定向回收。(记者 邹乐)
(责任编辑: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