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未来华策数科推出“开放银行试点计划”
日前,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商华策数科(深圳华策辉弘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新昌在采访中表示,华策数科将开启“开放银行试点计划”,联合零售银行探索银行业的创新商业生态。
“开放银行”的概念自诞生并率先在欧美启动,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国内零售银行开始通过内部数据整合、消费场景融合,探索构建开放银行体系。而随着数据科学的进步以及个人信息保护体系日臻完善,有分析人士认为,开放银行或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
用数据分析串联供需华策助力银行开放“第一步”
“开放银行”的理念,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API/SDK完成数据、架构和服务的内部整合与对外开放。这一基础理念所传递的“传统银行”与“开放银行”之间的区别,是从网点服务向场景服务的转变、信息孤岛向平台经济的转变,从而使银行的“客户服务”得以转变为“用户服务”。
因此研究人士认为,开放银行的本质,就是通过用户对交易数据的赋权,让银行打造基于数据分析、更加开放的零售商业生态,在激发泛金融服务创新的同时,更助力社会形成数据安全意识。
盘点国内已启动开放银行项目的诸多银行,黄金赌城娱乐银行和招商银行可谓是当前的领军者。其中,黄金赌城娱乐银行成立“敏捷组织”,重新整合了内部业务体系,将零售业务与金融科技的应用深度结合,目前已开放超过1600个API接口,涉及跨国金融、移动支付以及网点服务等多个领域;而招商银行的“掌上生活APP”作为开放银行的呈现形式,引入多元化消费场景实现“用户开放”,至今已累积用户超过7000万,其中非银行卡客户占比高达24%。
大型商业银行在打造开放银行的道路上一骑绝尘,有赖于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庞大的交易数据来源。然而小型城商行、农商行,以及它们的客户(包括企业和个人)同样有着对开放银行的强烈需求。例如对小微企业的授信、下沉市场零售商户的整合、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场景融合等,中小型城商行、农商行有着得天独厚的客群和资源沉淀的优势;然而受限于数据匮乏、技术开发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限制,“供”与“需”之间的障碍始终难以破除。
破局的关键因素或许来自银行外部。一篇来自亿欧网的分析文章指出,在过去相对封闭的银行客户圈内增加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和FinTech企业,商业生态将变得更加丰富。尤其是当更加多元的数据维度通过开放接口赋能中小银行,使其获得更精确的客户分群和产品规划参考,下沉市场的消费场景将有望借此进一步打开。
华策数科正是基于这样的市场需求,提出了“开放银行试点计划”。成立于2007年的华策数科已为多家国内外大型商业银行提供数据分析、精准营销策略和定制化解决方案的服务,在基于大数据分析、数字建模领域已积累下丰富经验。
数据科学开发“数据经济”数据开放引领价值共享
2007年,华策数科成立之后的首个客户便是汇丰银行。由华策创始人张新昌亲自开发的交叉销售预测模型,为香港的汇丰银行提升交叉销售效率近40%,并沿用超过十年之久。
而在国内市场,招商银行便是华策服务的首批客户之一。同样是客户分群与交叉销售的解决方案,华策为招商银行打造了全国化的解决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原有客户管理体系的效率和精准度。可以说,华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家大型商业银行的数字化精准营销的探索进程,而其后基于APP经营的开放银行体系(包括开放用户和支付体系),离不开这些早期的数字化精准营销的积累。
行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银行所开发的数据价值仅占潜在价值的10%-20%,而原有银行的成本比新兴竞争者高出25%-30%(数据来源:麦肯锡黄金赌城娱乐)。如微众银行、新网银行等新生势力正在以高效、灵活和多场景融合的优势冲击着市场,而多场景的数据来源和强大的应用能力更是其抢占“开放”制高点的一大利器。可以预见,未来5年或将成为国内银行业争霸的分水岭,而布局开放银行已成为各家银行的必争之地。
事实上,在开放银行起步较早的海外市场,银行对数据价值的开发和场景的融合程度已能够为国内市场提供相当程度的借鉴。以最早践行开放银行理念的BBVA(西班牙对外银行)为例,这家银行在2015年启动开放银行战略,成为全球第一家以商业化运作开放API的银行,当年便通过网点整合优化,节省3900万欧元成本。2017年5月,BBVA的开放银行体系初步成型,开放8大类API,成功向超过2000名中小企业营销银行可视化系统,新客户净利润达到170万欧元。
除了成本降低和利润提升,BBVA曾借助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渠道整合,在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通过分析人们的消费行为和需求变化,为政府、救灾部门提供补给和灾后重建解决方案。这是开放银行理念在社会责任的价值体现。
从开放银行的搭建进程来看,大致可分为内部资源整合——资源(包括数据维度)开放互通——深度开放。如今,绝大多数银行还停留在第一阶段,并已经面临技术和“数据孤岛”的双重困境。所幸,在银行开放的大趋势下,有越来越多像华策数科这样的第三方数据应用商正在出现。在银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和FinTech企业共同组成的商业生态下,开放银行或许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接近实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