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社会广角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祖安文化"外还有"阴阳话术":不带脏字就无公害?

2020年11月03日 09:49   来源:半月谈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有人……吧?”“您可真是了不得啊,我愿称您为最强!”“就这?就这?”……

  如今的网络世界中,类似言论正变得越来越多,90后、00后使用者尤甚。类似的话语体系被称为“阴阳怪气”,爱说此类话语的人被称作“阴阳人”,这种网络用语甚至形成了专门的话术体系,改变着网络空间日常交流的风气。

  1 网络“阴阳怪气”何处来?

  网络世界对“阴阳怪气”现象有一种解释:“阴阳人”用简单几个字,以半遮半掩、反语挖苦的方式,让对方在不同的场合下,都能品出同一种不爽的滋味。

  实际上,作为一种反讽式的话语实践,网络“阴阳怪气”继承了一部分揶揄、嘲讽、奚落的元素。在各类交谈及表演中也经常见到类似于阴阳怪气的话语。相声中,捧哏便常用“您可真厉害”“太了不起了”等看似正向激励的话语,对逗哏所作糗事进行奚落,这是典型的“反语恭维”,本无伤大雅。

  然而,在网络社会上不分场合、不知轻重地滥用“阴阳话术”,正让“阴阳怪气”成为快速毁掉社交网络理性讨论气氛的高效方式。其中,有三句话最具代表。

  ——“就这?”不管对方观点为何,一句“就这?”打发讨论,便立于不败之地。

  ——“不会吧?”夸张设问让对方如鲠在喉,保证让其毫无招架之力。

  ——“他急了!”如果对方反驳,抛出“他急了!”一锤定音,让讨论再无意义。

  面对网络“阴阳怪气”,许多网民态度纠结。“在网上抓住机会‘阴阳怪气’别人,确实很好玩,但如果有人对我这样,恨不得顺着网线去打他!”网友小耿说。

  网络“阴阳怪气”的广泛传播离不开网络直播的助推。为提升直播间人气,一些主播化身“阴阳人”,热衷使用所谓“钓鱼”“抽象”话语与网友对喷,在制造争议中获得关注。有的主播还带领粉丝去扰乱其他直播间的秩序,使得一套寻衅滋事的语言体系逐渐成型。

  与此同时,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各大网络平台加大了对不良信息的管控,脏话等不文明词汇被屏蔽。一些网民不断摸索,发现“阴阳话术”可以巧妙避开日益智能的屏蔽技术,最终使得该话术走向全网,且句式越来越丰富。部分话语虽全无脏字,内容却足够恶毒,甚至被用来人身攻击。

  网络“阴阳怪气”与“祖安文化”同气连枝,有着相似的起源。不过,由于网络“阴阳怪气”不带脏字,在“祖安文化”受到整治后,一些所谓“阴阳人”反以用语文明、有涵养自居。尽管一些出格话语远谈不上文明——“你们的爹知道你们这么孝顺吗?”“这边建议您回炉重做呢!”……在社交媒体讨论区,这样文字随处可见。

  2 出格言论被包装为“阴阳话术”

  网络秩序被扰乱

  揶揄、讽刺、调侃都是人们常用的话语方式,平时使用并无不妥。可如果将宣扬暴力、侮辱中伤、教唆骂人的语言披上网络“阴阳怪气”的外衣,罗织一套看似不带脏字、实则恶毒狠辣的“阴阳话术”,网络戾气必将进一步蔓延。评论区被各种群嘲话语代替,分不清到底是认真还是“反串”。

  “你跟他讲道理,他反说你‘孝了’,我咋就‘孝’了?还让不让人好好说话?”网友籽籽说,原本想来场心平气和、建设性的讨论,结果两字一出,讨论瞬间没了意义。“争吵多于思考,公共空间不再理性,长此以往,网络交流必将愈发低效。”

  一些“阴阳话术”还成为网络暴力新武器。今年8月,热播剧《三十而已》上演大结局,演员张月因其饰演的“反派角色”林有有遭到网友网暴。“哇,你长得那么好看,生活中也一定是个小三吧。”“剧里演得那么好,是不是本色出演啊!”各种谩骂声迫使其不得不关闭微博评论。

  “网络暴力太可怕了,幸好我是施暴者。”此类语言成为部分“阴阳人”的新口头禅。

  在过去,实施网络暴力的一大方式就是用脏话去辱骂他人,如今“阴阳话术”虽不带一个脏字,伤害却一点没减弱。

  3 可以调侃,但别伤人

  保护健康网络空间人人有责

  网络“阴阳怪气”的诞生,源于网民的猎奇心理,也符合青少年求新求异的思维方式,同时给现实中的人一个宣泄的出口。然而,滥用“阴阳话术”并不代表有涵养,更不是真性情。适当调侃尚可接受,恶意中伤绝非正道。

  “网民发表‘阴阳怪气’的评论,是宣泄不满、舒缓压力的手段。”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敬宏认为,网络“阴阳怪气”的产生有客观原因存在,但并不能因此承认它存在的必要性,“网络喷子”不应披上合法外衣。

  黄金赌城娱乐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佳山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大家表达方式不同,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具体表达的过程中,所有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不能侵犯社会最基本的价值、情感和道德规范。

  网络言论自由,不代表言论无底线,网络亚文化发展理应有度。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田丽认为,应警惕“阴阳话术”可能造成的网络失序与网络暴力。她建议,从源头治理,加大对各大直播间尤其是头部主播的治理力度,同时进一步更新规范社交平台语言管理体系。

  徐敬宏认为,要减少“阴阳话术”对网络舆论空间的负面影响,归根结底要提升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的媒介素养,提高其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增强判断力,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半月谈记者

  来源:《半月谈》2020年第20期

(责任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