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育扶贫:让优质教育资源在雪域高原生根
拉萨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制定实际可行的实践实训项目,使专业课实操开出率从不足20%提升到40%,同时强化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帮助学生“双证上岗”。云凯杰摄
北京市率先开展“组团式”教育援藏:
让优质教育资源在雪域高原生根(深聚焦·聚焦教育扶贫①)
本报记者 袁 泉
全面小康,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一个不能掉队。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如何在攻克最后贫困堡垒的关键时期,更好地发挥教育扶贫的重要作用,是当前各地、各高校努力探索的方向。从本周开始,我们选取其中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提供借鉴、分享思考。
——编 者
在拉萨城东部的新建楼房中,最漂亮的是学校。
扶贫先扶智。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在总结北京、江苏“成建制”教育援藏模式的基础上,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制定下发《“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实施方案》,推广“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
2014年8月,北京市率先以“成建制”教育援藏模式,向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选派了第一批50名援藏教师,开创了“组团式”教育援藏的先河。2015年7月,第二批“组团式”教育援藏教师顺利轮换,援藏年限也由一年延长为两年。
2017年8月,北京市拓展“组团式”教育援藏的规模,由单一援助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拓展为同时援助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拉萨北京中学、拉萨市第一小学、拉萨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4所学校,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教育各学段,人员规模扩大到69人。“组团式”教育援藏从规模和质量上都上了一个台阶,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
打造“位于家门口的内地西藏班”
“在来拉萨之前听说这里教育相对薄弱,理科更是困难,数学考试满分150分,学生的平均成绩还不到40分。”曹建霞是来自黄金赌城娱乐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的一名数学老师,2017年8月,已有20多年教龄的她主动申请来到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成为初三6班的数学教师和初三数学备课组长,“来援藏,就是要改变当地相对落后的教育状况!”曹建霞和一道来援藏的老师们,心里都暗暗憋着一股劲儿。
为找出当地学生数学成绩差的原因,曹建霞课余主动向学生请教学习藏语,以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感受和困难,她发现,对于这里的很多孩子来说,普通话是进入学校后才开始学习的,加之数学是高度概括和抽象的学科,所以学习起来相对费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曹建霞的课堂上,没有枯燥的照本宣科,她网购新式的教具,把同学们喜爱的便利贴作为小礼物贴在错题笔记本上。反复练习也至关重要,曹建霞每天下午3点和晚上7点来到教室,带领同学进行半小时的练习和答疑,这样一个月下来,班上的学生就比别的班级多上了30多节数学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班上的数学平均分一跃成为年级第一。
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校长赵隆颢告诉记者,学校是由北京市投资2.2亿元援建的寄宿制完全中学,2014年9月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从学校建成起,北京市就选派了50名援藏教师与200多名本地教师一起工作。近4年来,学校实现了“整体提升、年年突破”的优异成绩,2017年高考上线率达到100%,本科率达到81%,重本率达到33%,位居全市普通高中首位。首届初三毕业生中考总分平均分457分,位居全市17所初中第三。“本地教师和学生对于组团教育援藏团队,也从最初的观望,到慢慢接受,再到如今的充分接纳与主动交融,同学们在拉萨本地就能享受到内地西藏班同样的高质量教学。”赵隆颢说。
北京各区县还主动与拉萨各县区、各学校结对帮扶,东城区主动进藏为结对帮扶的当雄县教育问诊把脉;西城区为拉萨北京中学组团援藏派出了以北京四中、北京八中骨干教师为班底的管理团队;朝阳区支持陈经纶中学3次为拉萨开通远程互动直播课堂;通州区主动与拉萨市教研所结对子,两地教研员定期往来学习交流培训……“‘组团式’教育援藏的初衷和优势,正是在于建立西藏与内地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常态化机制,帮助西藏整体提升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拉萨市教育局副局长、北京援藏教育人才领队杜建峰说。
援藏教师曹建霞每天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学生进行数学练习和答疑。云凯杰摄
变“输血”为“造血”,培养一支“永不离开的高素质队伍”
“作品名字为‘细水长流——饮水思源’,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机器人自动化的作品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在拉萨北京中学的机器人工作室里,姬广辉老师正在指导4名高一年级的学生完善自己的作品,他们将参加今年7月举办的全国机器人大赛。
拉萨北京中学是一所新增援藏学校,4名来自北京四中、北京八中的管理团队成员,分别担任校长、教学副校长、教研室主任与教务处主任。针对西藏学校科技教育起步较晚的情况,管理团队想方设法争取到33万元的援藏经费和企业赞助的器材,在学校开设了机器人课程选修课。
“我们要努力建设西藏最具现代化的机器人教学基地,学校专门组织老师赴北京交流学习,观摩机器人智能大赛。如今,姬广辉老师的《机器人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已获自治区级课题立项。”拉萨北京中学校长曹晓东说,“正是有了‘组团式’教育援藏的机制,机器人选修课才在这里扎根并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
“‘组团式’教育援藏给学校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升。以前老师们更注重讲,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京藏两地老师的思维碰撞,原先的‘满堂灌’正在变为‘活力课堂’。”拉萨北京中学副校长李咏梅介绍。
援藏教师白斯日古楞带来的示范课《再别康桥》,从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切入,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在援藏教师的带动下,学校里的“骨干教师示范课”和“党员示范课”已开展得有声有色。
正是这样,通过“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体系,新的理念和教学方法被带到拉萨的受援学校,帮助受援学校优化管理制度、提升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帮助当地老师掌握了教学的科学方法,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与此同时,北京市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方面的优质资源,推动实施“京藏优质教育资源互动共享工程”, 两地通过网络实时互动的示范课、集体教研、专家讲座等方式,实现“北京拉萨同上一节课”,真正促进了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比翼齐飞”。
扶智又扶志,教育助力精准脱贫
宏志教育,最早发源于北京广渠门中学和宏志中学,是专门为贫困家庭学生开设的一种集教育、资助、就业帮扶于一体的特色教育。为给拉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成长发展条件,2017年北京援藏资金投入50万元,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初一年级设立了京藏宏志班,精准招收拉萨建档立卡户学生31人,为班级配备优质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量身设计课程体系。
为拓展学生视野,树立更远大的志向,北京援藏指挥部在2017年国庆期间,专门组织宏志班的学生赴北京开展为期十余天的游学活动。孩子们参加了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参观了长城、故宫、国家大剧院,与北京的同龄学生面对面交流,结下深厚友谊。宏志班学生措吉的家在当雄县格达乡,那里气候条件恶劣,地理位置偏僻,这是他第一次走出西藏,走进首都,“不走出去,家就是你的世界;走出去,世界就是你的家。作为牧区长大的孩子,从走出拉萨,走出西藏的那一刻起,我看到了世界的精彩,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要改变家庭贫困的现状,就是要通过好好学习,感谢首都人民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措吉说。
精准扶贫,归根结底还是要快速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提升就业技能。“我们在规划初高中教育的同时,也注重规划职业教育”,杜建峰介绍,拉萨市提出“两条腿走路”原则——在培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的同时,从拉萨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培养大量职业技术人才。
拉萨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围绕净土健康产业发展开展人才培训和农牧民培训的职业学校。学校围绕食品药品、保健品等设置了5大类27个专业,其中,现代农艺、汽车运用与维修、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等是能够帮助农牧民子弟尽快脱贫致富的“明星”专业。
“组团式”教育援藏中,学校引入了由1名干部和5名教师组成的6人团队。“他们分别来自北京4所院校,都有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经历,有的还担任过裁判,是双师型教师。”学校党委书记詹晓圣介绍,“学校还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安排9批次92名师生到北京等地跟岗培训学习,邀请北京农职院等高职院校的专家到拉萨进行辅导讲座,共享北京的优质职教资源。”
在把北京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带到高原的同时,援藏教师们还引入了中德诺浩、上汽通用等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资源。“国际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职业教育资源不仅使学校教学水平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这些资源正是精准扶贫过程中急需的,这也正体现出‘组团式’教育援建的针对性和精准性。”詹晓圣说。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