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晚会:从“赏心乐事”到“寓教于乐”
原标题:“自嗨”式娱乐已经过时,只有将文化与娱乐元素完美结合,才能适应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
跨年晚会:从“赏心乐事”到“寓教于乐”
如今,跨年晚会如同春晚一般,在期待中备受争议。毕竟,在日益多元的文化环境当中,把这个“命题”节目做好绝非易事。作为庆祝元旦新年的一场综艺节目,其本身拥有着特殊的文化符号;而作为一种电视媒介的“跨年”品牌,必然成为各大电视台、卫视厮杀的战场。
细数起来,自2005年跨年演唱会掀起,荧屏之上星光璀璨的背后,也暗藏着“千台一面”的隐忧。特别是明星撑场、炫酷舞美、内容同质等成为被观众诟病的主要问题。但是,很多人会有一种感受,传统的跨年晚会正在悄然发生着转变:就是在欢乐祥和的主基调中,知识性、文化性、差异化的特点越来越显现。
以刚刚落幕的2018年跨年晚会为例,央视跨年主打家国情怀牌——“清流晚会,有态度有风范”;四川卫视则将晚会搬到了澳门,两地联动传播非遗文化;而浙江卫视的“2018思想跨年盛典”,广东卫视的财经盛会以及深圳卫视的罗振宇知识跨年演讲则代表了“知识跨年”的新趋势。
其实,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转变,作为电视内容的制作者已然意识到,跨年晚会的内容绝不能只局限于“自嗨”式的娱乐,只有将文化与娱乐元素完美结合,才能适应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
比如,此次央视新年晚会的阵容格外“走心”,众多参加嘉宾被分为“国”、“家”、“情”、“美”、“乐”五组。明星名人济济一堂,娱乐性与教育意义并进,做到从“与民同乐”到“宜家之乐”的家国同欢,从“赏心乐事”到“寓教于乐”的主题升华。
特别是,今年央视新年晚会不仅以讲述的方式将2017年大事件贯穿整场晚会,更是将这些大事件背后的英雄们邀请到台上,诠释这些平凡英雄的不平凡事迹。港珠澳大桥项目负责人刘晓东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亲临现场,观众看到了勇于克服万难,不止前进脚步的东方智慧;故宫修表师傅王津和“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走到现场,观众看到了悠悠历史长河中积淀的文化底蕴。
可能这些名字观众都十分陌生,但他们背后所代表的正是每一个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
央视新年晚会总导演吕媛表示:“其实我们最初的设想就是把这个平台交还给人民,让普通百姓在这个平台上发表他们一年的感慨与新年的愿望。我们以‘有故事的黄金赌城娱乐人’为切入点,讲述一个有收获的年度故事,折射一个拥有伟大人民的伟大国度。”
作为地方卫视,如何借助电视媒介让大家了解地方文化的魅力,跨年晚会是很好的展示平台。比如,今年四川卫视跨年演唱会就借由跨越历史和地域的文化表达,探索电视文化的新潜力。大熊猫、火锅、变脸……这些全国人民熟知的鲜明地方特色文化都被搬上了舞台,并且整场演唱会以“成都澳门双城互动,濠江都江堰两江辉映”为主题,增强了文化交融和地区差异的看点。
四川卫视跨年演唱会的导演曾表示,“我们在尝试对传统文化进行当代的表达,演唱会的热闹景观之中,刚好是进行以非遗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科普时间。”
而“知识跨年”的新趋势实则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的更新日益加速。人们正在从传统的“活到老学到老”的认知基础上,努力寻求适应于新时代的获取新知的方式方法。利用零碎时间,听听“喜马拉雅”,遇到专业问题刷一刷“知乎”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习惯。
因此,任何一种创新形式的跨年晚会实际上都是适应并满足了当下观众的某种需求。而好的艺术呈现也一定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反映时代变迁的。
(责任编辑: 邵希炜 )